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互动交流>人大建议>人大建议 > 正文内容

    赖珍彩关于支持中国金蚕小镇建设的建议

    名称 赖珍彩关于支持中国金蚕小镇建设的建议
    编号 140 领衔代表 赖珍彩 办理部门 石泉县人民政府 办理状态 已办结
    签发人 签发日期 2020-09-07 发布日期 2022-07-08 类别
    正文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讲到,千年“鎏金铜蚕”是陆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历史见证。此后,“鎏金铜蚕”迅速成为全球“网红”、和“一带一路”文化符号。习近平主席提到的这枚“鎏金铜蚕”就出土于本市石泉县池河镇谭家湾村。石泉县以其雄居西北蚕桑第一大县,池河镇素有西北蚕桑第一镇之称。优越的自然条件、突出的产业特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得以“金蚕之乡·丝路之源”。

    2017年9月开始,池河镇以“鎏金铜蚕”出土地为依托,深厚且优越突出的蚕桑产业特色为基础,积极抢抓国家大力发展特色小镇机遇,高起点打造中国.金蚕小镇它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鎏金铜蚕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积极融入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鎏金铜蚕·丝路之源”核心品牌;有助于以农旅融合产业转型发展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池河镇也被列为全国重点镇、省级重点示范镇、全省综合改革示范镇和安康市脱贫攻坚统筹农村发展试点镇,为打造高质量发展中国金蚕小镇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中国.金蚕小镇启动建设来,在石泉县委县政府推动下已先后举办“鎏金铜蚕与开放发展”论坛宣传造势。确定将池河镇作为石泉县全域旅游2020年东线桥头堡突破。石泉县委主要领导主抓,举全县之力推进金蚕小镇,力争将金蚕小镇建设成为丝路源点的国际名片、农旅融合发展的示范。一是明确发展目标。以“鎏金铜蚕·丝路之源”为总体定位,以蚕桑文化、农耕文化、丝路文化为内涵的“鎏金铜蚕文化”为引领,以“蚕桑生物健康+康养休闲旅游”产业为支撑,着力将金蚕小镇打造成为国家级高质量发展示范镇、国家级特色小镇,力促金蚕小镇成为康养休闲旅游目的地。二是坚持规划引领。于2018年4月编制完成总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3—5年分期建成的《中国金蚕小镇总体规划》,重点围绕“一心三区”(池河集镇核心、明星片区、五爱片区和谭家湾片区),规划建设农科孵育区、生物科技区、康复康养区、文化溯源区、农业体验区、集镇商业区、小镇客厅区等七大功能板块,计划总投资30亿元以上。三是突出项目支撑。已实施重点项目建设43个,建成金蚕之乡展览馆、池河翻板坝、五爱大桥等26个项目,在建蚕桑博览园、鎏金铜蚕文化公园、鎏金铜蚕文化孵化中心、金蚕大道等16个骨干项目和岭南瓦舍、荷塘月色、丝路桑海等招商项目。目前,石泉县年养蚕量7万张以上,年产鲜茧3000吨以上。池河镇发展桑园1.3万亩,养蚕农户超过总户数60%,年养蚕1.3万张。蚕桑产业一直是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主导产业,金蚕小镇建设将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和重要抓手

    建议:

    鉴于中国.金蚕小镇建设标准高、项目覆盖广、投资额度大,目前缺乏大额建设资金和市场投资主体是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急需得到市级及以上重视和支持。

    (一)支持中国金蚕小镇申报国家特色小镇。建议市政府把中国.金蚕小镇建设纳入市政府农旅融合、乡村振兴建设示范范围,在资金、项目方面给予支持。并优先协助支持申报国家特色小镇。

    (二)支持中国金蚕小镇蚕桑产业发展。建议市政府统筹项目和资金,支持中国.金蚕小镇建设醉美桑海蚕桑博览园、蚕桑产业示范园、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等产业项目,支持申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将蚕桑产业发展纳入市级主导产业,蚕桑系列产品开发纳入产业政策扶持范围,支持蚕桑产业不断拓新

       (三)支持中国金蚕小镇文化产业建设及对外宣传。建议由文化和旅游部门在文化产业资金方面重点扶持,支持申报国家级文化旅游名镇,扶持鎏金铜蚕文化公园、鎏金铜蚕博物馆和鎏金铜蚕文化孵化中心建设等文化产业项目。运用市级宣传平台和资源,持续宣传“鎏金铜蚕”历史文化和中国.金蚕小镇特色亮点,提升中国.金蚕小镇软实力和吸引力。


    查看更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安康市人民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