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森林康养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
名称 | 关于加大森林康养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 | ||||||
编号 | 130 | 领衔代表 | 刘桂湘 | 办理部门 | 市林业局 市民政局 市自然资源局 | 办理状态 | 待评价 |
签发人 | 市政府督查室 | 签发日期 | 2024-02-21 | 发布日期 | 2024-07-09 | 类别 | A |
正文 |
关于加大森林康养建设支持力度的建议 宁陕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悠久深厚的人文历史遗迹,县域旅游资源文化深厚、神秘幽邃、散逸优雅、拙朴浑厚,县域自然景观与西安周边、秦岭北坡以及省内其他地区的绝大多数自然风景旅游区相比更加典型。县域内森林的数量、质量及其内涵上独步省内,秀冠群芳,具有很高的美学观赏价值、康娱价值和科学文化价值,通过发展森林康养产业,可有效融入“健康中国”建设中,把森林资源的优势和影响力转化为对森林康养产业的推动力,发展以养老、养生、疗养为主的森林康养产业,推进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当前,宁陕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还存在一些明显的短板,一是景区发展不平衡,缺少核心景区支撑,旅游资源同质化现象突出、季节性强,冬春季节游客少、停留时间短;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服务接待设施、道路交通设施薄弱,休闲、观光旅游配套缺乏,接待能力建设滞后、规模偏小、档次不高等现象。三是旅游用地需求与有限的用地指标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用地指标成为制约全县旅游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制约瓶颈;四是景观资源开发力度不足,乡村游缺文化内涵不足,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康养旅游服务要素配套及“康养旅游+新业态”水平还需提升,“康养旅游+农业、康养旅游+水利”等新业态不成体系。 国家层面,国家对国民旅游休闲的大力提倡和康养需求的快速增长。国务院在《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城镇居民在空闲时间外出旅游,大力推广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积极创造开展旅游休闲活动的便利条件,不断促进国民旅游休闲的规模扩大和品质提升,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国民生活质量,为宁陕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省级层面,陕西省提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的发展战略,陕西作为西北旅游主轴的大陆桥沿线与古代丝绸之路基本吻合,旅游内涵丰富,实施文化、生态、健康多核驱动,构建全域森林康养大格局。宁陕背靠西安大市场,旅游资源及特色农业产业富集,森林康养具有良好的发展契机和巨大发展潜力,可依托自身宝贵的旅游资源,做大做强森林康养产业。 市县层面,贯彻落实生态发展理念,建设“秦岭之心”宁陕特色康养旅居目的地,推进“康养+”新业态培育和产业融合发展,坚持把生态旅游作为首位产业,突出“旅游+”“+旅游”双向发力,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业引领、多业融合”发展,建设全国生态经济强县、建成全国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夯实了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基础。 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 。2019年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会同民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提出发展各具优势的特色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森林康养、森林人家、自然教育产业,初步形成了多部门联动协同推进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格局。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完善森林康养基地动态管理机制等措施,进一步规范森林康养市场行为,推进产业体系建设。 二是加强土地支持。宁陕全境位于秦岭,是国家大熊猫公园规划建设试点区和秦岭国家公园综合服务区所在地,40.33%纳入了秦岭国家公园规划范围,61.88%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严格保护与合理开发矛盾多、难度大,由于受用地指标的限制,目前已引进的25家企业35个旅游项目还有部分项目不能办理用地手续,无法开工。建议市委、市政府统筹全市建设用地,调剂其他县区用地指标支持宁陕森林康养建设。 三是加强资金支持。宁陕县本级财政收入仅6000余万元,维持运转主要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建议将宁陕县森林康养产业建设列入全市“十四五”期间民生社会事业领域拟推进实施的重大项目,纳入市财政补助范围,整合市级各部门资源优势,联动争取项目支持,并逐年加大投入。 查看更多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