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业强县”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以提升非公企业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目标,按照“抓党建、强活力、提效益、促发展”的思路,在“活、创、帮”上下功夫,着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通过共念“三字诀”,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今年全县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发展到19家,较去年增加13家。1—9月实现工业总产值完成12.31亿元,同比增长50%。
激“活”
面对经济“寒冬”,县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提出要求,“企业要敢于冬泳,不要冬闲;要构建‘活’力和谐”,以此帮助企业树立度寒冬的信心。各非公企业党组织也纷纷行动起来,通过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非公企业党组织作用,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思想樊笼一打开,科学发展思路自然来。全县在重点项目建设上求突破,以深化国有企业改制、产品升级换代和打造品牌为突破口,主攻矿产建材化工,开发水电;做大做强茶饮、绿色药食品、蚕桑茧丝等农业企业。对重点非公企业挂牌保护,实行企业“25天宁静工作日”制度;坚持县级领导领抓、干部一线包抓,为企业解决难题60多件。扎实推进200万吨水泥旋窑、光大硅业二期工程、1万吨超细硫酸钡、10万吨硫化钡和年产1.5亿块免烧砖等市级重点项目。200万吨水泥生产线在建设过程中,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了巨大作用,他们在重要岗位上带领员工以干克难,已累计完成投资15430万元,主要生产设备已进入安装调试,正全力冲刺全年奋斗目标。
促“创”
只有把每个人的智慧集中起来,才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创出无比惊人的力量。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康华建材有限公司提出一个响亮的口号:“千节约万节约——不节约工资成本;千降低万降低——不降低员工福利。”这个只有330多人的企业,底气何在?刚刚入党的总经理徐德忠直言:“我办企业不靠七大姑八大姨,靠抓党建出效益。”
“科技攻关有党员,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靠50多名共产党员冲锋陷阵,康华建材公司在节能降耗和市场营销上占得先机。徐德忠掰着指头给笔者算,生产1吨水泥一般要耗电120度,通过生产环节上的创新,康华只要95度,按每度电6角算,降低了9元成本。还有煤、水、油、球锻,一路节约下来,人家保本经营时,康华公司1吨水泥能多赚100多元。“党员就是财富,党建抓好了就是效益”。 近年来,康华公司从年产16—32—200万吨,成功实现3次大“跨栏”,并荣获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称号。
党建的重要性喊得再响,还得要落实实处。在非公企业中,“岗位奉献期”的概念也十分流行,就是用有效的时间在发挥最大的效益。光大硅业在投资6000万元建立公司后,在短短3年时间收回投资的一半,为实现企业升级,现又投资8000万元投资二期工程,工程即将竣工。
重“帮”
两新组织党建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这一课题,平利县注意在“帮”字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对没有党员或党员不足3人的企业,及时选派党建联络员,定期深入到企业,既当党务工作的指导员,又当企业的宣传协调员。每年县委组织部安排1-2次专项检查,深入康华建材、从鑫公司等重点企业进行实地检查指导。促进非公经济党建经常化和规范化。二是强化管理培训。以培训为抓手,不断提高企业党员、职工素质,引导职工树立竞争忧患意识,树立“以企为家,厂兴我荣”的正确价值观。几年来,非公企业党组织按照县委的要求,认真开展了“学习吴祥义”、“干部素质提升”、“解放思想大讨论”等系列活动。当前,拓展实施党员“一带二”先锋工程,又成为非公企业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个品牌。三是指导开展“双培双推”活动。把生产经营管理能手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管理能手;把经营管理层中的优秀党员推选为党务工作者,把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入经营管理层,引导党员和业务骨干在企业发挥好作用。近年来,发展新党员9名,入党积极分子30余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