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区东西大街综合改造工程拆迁工作涉及拆除房屋建筑面积数万平方米、拆迁户近百户。自7月初拆迁工作正式实施以来,整个拆迁过程顺利平稳,原定3个月完成的拆迁目标任务现已完成99%,280余户居民已经签署拆迁协议。
据了解,东西大街的道路是上世纪70年代按照3级路的标准改造的,当时是安康城区最繁华、最重要的一个地段,后来城市南移,东西大街渐渐地成为“背街”,目前已经严重超出了使用年限,陈旧狭窄的街道已经无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求。因此,街道改造,势在必行、意义深远。
为此,市政府将东西大街综合改造工程确定为今年中心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通过东西大街改造,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景观,改善居民居住环境,缓解交通压力,方便市民生产生活,带动东关片区改造,提升江南城区城市品位。
7月1日,全面打响东西大街综合改造工程拆迁攻坚大会战。东西大街改造拆迁范围东起东正街朝阳门,西至西大街大桥路口,全长1620米,南北以道路规划中线各10米宽为拆迁区域。综合改造工程在今年2月份启动了前期准备、调查摸底和方案的制定。
安康城区东西大街综合改造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刘长江告诉记者:拆迁与被拆迁是一对矛盾共同体,处理起来不易。拆迁之所以难,症结在于拆迁户对政策不了解,对信息掌握不多,更怕拆了吃亏。对此,东西大街改造推行依法、合理、阳光、文明、和谐的拆迁政策,把拆违工作的每个细节都公布于众,做到公开透明。同时,还以宣传发动和思想工作为切入点,与群众面对面的沟通交谈,讲解政策,取得群众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在理解与支持中,拆迁工程得到顺利进行。
尽管拆迁的过程是苦难重重的,但大部分的居民还是理解和支持的。“拆迁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城区建设的需要,虽然拆房可能会有损一些人的短期利益,可从长远来看,拆迁保全了绝大部分居民的长久合法利益。东西大街改造的和谐拆迁,就是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用我们今天的拆迁,换来东关明天的新面貌,也算为安康的建设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觉得值得!”长期居住在东大街一位姓马的老者向记者说道。市政工程管理处何向发主任说,拆迁的顺利进行和东关片区广大群众的支持密不可分,拆迁办让东关片区20多名当地资格老、声望高的“社会知名人士”参与拆迁宣传工作,通过他们反复宣讲政策,不少老百姓十分支持拆迁、拥护政府的拆迁政策。尽管有些被拆迁户表现出了患得患失的心态,但在全市大建设、大发展的全局面前,还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思想觉悟。
改造后的东西大街将成为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大街,建成后的街道,沿线就地靠后的房屋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格调色彩,地上地下强弱电管线全部入地,街道景观绿化、市政设施、给排水、公厕等配套设施健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