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铜钱关乡围绕“三保”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

    作者:任兴斌 吴鹏 时间:2009-12-15 20:01 来源:旬阳县铜钱关乡 字号: 打印

      

    旬阳县铜钱关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紧扣“推进科学发展,打造陕南竹乡”主题,围绕“三保”决策部署,切实创新发展思路,强化发展举措,破解发展难题,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三个“突出”保增长

      突出抓青竹产业。该乡以打造“陕南青竹第一乡”品牌为目标,依托全乡4万亩竹林的资源优势,先后投资360余万元实施科技兴竹工程。成立竹产业协会,延伸竹产业链条,走“企业+协会+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全乡竹农年均销售笋干5000公斤,收入30余万元,成竹销售收入40余万元,菜架干收入80余万元,仅竹产业人均每年收入800元。

      突出抓项目建设。乡党委、政府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保增长”的第一突破口。组织专门班子抓项目建设,认真研究中央、省、市、县有关政策,加强与计划、财政、教育、农林水等相关部门的衔接,落实项目资金达500多万元。

    突出抓生态农业。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实施“一村一品”工程,以生态农业户、村为重点,发展无公害水稻2000亩,地膜洋芋1000亩,成片莲菜200亩,优生魔芋1500亩,高山蔬菜100亩,中药材300亩,积极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逐步形成规模基地开发和庭院经济开发相结合的生态主体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建成铜钱关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三个“开创”保民生

      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乡上抢抓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实施边远乡村突破发展的大好机遇,大力实施居家环境建设,建设铜钱、安然寨、大坪三个新农村示范村,投资47.8万元,刷白土墙房126户;投资49.2万元,硬化室内外场地108户;投资8.7万元,绿化院内环境89户;投资23.8万元,实施圈、厕、沼、厨、园“五位”一体化建设200户,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开创集镇建设新局面。结合扶贫重点村建设和生态移民、减灾安居工程,对乡境内的山、水、田、园、林、路进行统一规划,先后将居住在800米以上高山,不通水电路的600余户2500余人移民到集镇和18个集中安置点,并配套实施圈、厕、沼一体化建设。以创建县级卫生集镇为契机,投资2万多元,在政府驻地和铜钱集镇建起两个垃圾填埋场,聘请两名环卫工人常年清理运送集镇垃圾。集镇道路路面全部硬化,垃圾箱、行道树全部安装、栽植到位。

      开创社会事业新局面。投资100多万元新建喜运来小学教学楼一座;投资50多万元建集中供水点4个,安装管道12000米,为700多户农民装上自来水,彻底解决了铜钱、安然寨、大坪三村安全用水问题;投资100多万元进行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修建防洪堤1600米,保田护地100多亩。

    三个“重点”保稳定

    计划生育平稳进位。坚持把计划生育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制定计生工作“三级联责”制度,强化目标管理责任制,坚决兑现有关奖惩规定,切实强化乡村干部抓计生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社会局面平安和谐。乡党委、政府把解决老上访户缠访、土地林朳纠纷、惠民政策的兑现落实、等作为促社会和谐的重点,变“上访”为“下访”,有效遏制重点隐患问题,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安全生产不留盲区。狠抓安全生产各项长效措施的落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活动。乡安全办实行月巡查制度,做到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查处、及时解决,坚决避免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陈文星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