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针对参学对象身处基层一线、文化水平高低不同、学习时间较少等实际,广泛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进典型在身边”主题宣讲活动,充分利用群众熟悉的人和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使一个个先进典型成为学习实践活动的“活教材”。
安康市汉阴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法医刘传品,在天天与血腥场面、恶臭尸体打交道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用自己点滴行动诠释了一名法医崇高人生情怀,得到了大家广泛赞誉。在这27年中,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陕西省优秀人民警察”、“陕西省政法战线上的人民满意政法干警”、安康市委表彰的“优秀共产党员”、“全市首届道德模范”、市政府表彰的“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先后担任过初级中学教导主任、校长,区文教组长,镇教育办主任等职务的向长德,被组织任命为旬阳县关口镇中心小学校长后,面对学校急需解决的住宿难、实验难、吃饭难、用水难、喝水难、洗澡难、入厕难、锻炼难、看校难 “九难”和10余万元债务,他提出“把学校当自己家来建设,把学生当做自己孩子来教育”,并身体力行地感召教职工勤俭节约建校、自己动手修校,还硬着头皮四处筹集资金,利用四年时间迈出四大步:2006年建起了学校厕所,2007年建起了宿舍楼,2008年建起了综合楼,2009年建设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总投资250多万元,捐助等高达52万元,彻底化解了学校“九难”,使一个破破烂烂的农村小学实现了教学条件和教育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类似刘传品、向长德的先进典型人物,还有60岁开始用2万元创业、带领企业实现年销售额过亿元的76岁的女企业家、安康市南方商务公司党委书记陈忠云;退而不休、难而不畏、发挥余热的岚皋县城关镇新城社区支部书记谢克章;自考山东大学法律专业大专学历,开通全国第一条外出务工人员维权热线,并荣获“中国十大杰出进城务工人员”、“中国五四青年奖章”等殊荣的流出党员陈明钰;一年时间,在万丈悬崖上凿通22公里的‘天路’,两年使竹山跨越‘国贫线’、三年使竹山村甩掉了贫穷落后帽子的紫阳县毛坝镇竹山村支书侯在德;本已步入小康,却为了村里发展产业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的镇坪县三坝村党支部书记陈树平;心系家乡发展,甘于奉献的新时期农民共产党员、“全国公益之星”、“爱国企业家”和“全国优秀农民工”——平利县八仙镇靛坪村农民党员吴祥义;37年来共抢救垂危病人3400余人,做各类手术7800余例,先后获“劳动模范”,“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等多种荣誉称号的白河县人民医院副主
一个个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就是一部部真实的纪录片,一部部纪录片就是一面面鲜红的旗帜,一面面鲜红旗帜就是一本本学习实践活动的“活教材”。11月15日至11月21日,安康市成立了 “践行科学发展观 先进典型在身边”先进事迹报告团,组成3个宣讲分团,分赴9县1区巡回进行了10场宣讲活动,4500余党员干部聆听了这些发生在他们身边典型的先进事迹。各县区纷纷结合实际,在各行业中挖掘出来自基层一线不畏艰难、勇于开拓、兢兢业业、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典型人物40名,成立35个宣讲组,深入乡镇、村(社区)、学校、医院、“两新”组织共宣讲172场,在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全市营造了尊重典型、热爱典型、追求先进、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
“这些典型人物在看似不怎么起眼的岗位上,却做出了让人敬佩的业绩,确实让人感动。今后,我要认真学习他们那种不服输、不怕难,艰苦创业、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精神。”一位参加先进事迹报告会聆听了先进事迹的干部深有感触的说。
“‘践行科学发展观,先进典型在身边’主题宣讲活动,是我市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组织的一项重大活动,旨在通过广泛宣讲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用群众熟悉的人和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群众,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突破发展,使我们身边的典型成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活教材’。”中共安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鲍永能如是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