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解帮促”架起干群关系“连心桥”
——陕西白河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创造推进工作的新机制
2008年8月,白河县委书记陈勇在陪同上级领导到麻虎乡金银村检查工作时,被一些反映问题的村民围住了。陈勇在耐心听取了村民的意见并给村民做了解释答复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近几年来,各级政府相继在该村投入了数百万元资金,用于扶持该村各项事业发展,为什么农民还有意见?于是,县委组成专题村情民意调查组深入该村进行了明查暗访。从调查结果看,有的群众对政策不理解,有的是要求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有的是反映干部进村入户少了,群众的心声、愿望和困难诉求没有合适机会和途径来反映。对此,必须从转变党和政府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入手,来破解这些新问题。2009年初,县委决定在全县15个乡镇各确定一个村开展“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试点工作,很快得到了良好回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始后,县委将“听民声、解民忧、帮发展、促和谐”确定为全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践载体,在所有参学单位全面推行这一做法,紧贴实际,注重实践,有力推动了学习实践活动健康有序开展,架起了干群关系“连心桥”,并为今后领导和开展农村工作创建了新机制。
“听”字为先,把汇聚民情民意作为基础。在两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参学单位紧扣“听解帮促”实践载体,结合本单位本行业特点,采取不同形式深入乡镇、村、社区、企业、事业单位、服务对象、部门包建村和本部单位干部职工中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首听内容。驻村指导组人员人手一本《民情民意调查工作日志》,每月驻村时间不少于20天,每天的工作内容有记录。驻村指导组对群众反映的上学、就医、就业、住房、产业及村组今后发展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需求,逐户填写《村情民意调查统计表》。对群众提出的疑问,属于政策不熟悉造成误会的,干部当场做好解释工作,消除误解;对群众反映的生产生活困难和意见建议,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问题做好详细记录,并由群众签字认可,按共性和个性问题梳理归类建立工作台帐,以基层党委为单位填写上报《需要县上解决问题汇总表》。在全县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参学单位和驻村指导组共走访群众7358人次,召开座谈会317场,发放收回征求意见表9600余份,“听”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和意见建议19269条,梳理归类后共有1298个问题。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听民声”活动从10月中旬开始,目前正在进行当中,有的村走访入户率已达90%以上。
“解”字为径,把解决现实问题作为支点。全县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各参学单位和15个试点村把收集归类后的问题和意见建议全部建立台账纳入整改方案,明确解决问题的任务内容、目标要求、责任部门、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和解决问题的时限。解决问题过程中,采取分层分类的办法,从当前群众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首先解决群众住房保障、安全饮水、教育就业、看病就医等现实生活困难;对于部门和乡镇职能范围内能解决的个性问题,由单位“一把手”挂帅,各部门和乡镇“内部消化”;对于需要县上统筹协调解决的共性问题,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负责具体任务落实。活动中,县委主要领导先后6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需要县上集中解决的82个带共性的问题,全部落实了整改措施。对“台帐”上的每个问题,都按“一问一表”的方式,跟踪反馈解决情况,解决一件就让群众签字销号一件。“解”的最后一关也由群众来把,党员、群众代表评议满意率达90%以上才算工作合格。目前,县委整改方案提出的19个问题,已解决到位15个,全县1298个问题,已解决1166个,还有132个问题正在解决落实之中。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听民声”所收集的问题,除现场解答和比较容易及时解决的外,需要一定人力物力财力才能解决的,统一纳入2010年县对部门和乡镇目标责任考核任务内容之中落实解决。
“帮”字为谋,把帮扶发展作为目标。该县各级领导干部都把帮发展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各参学单位和驻村指导组,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扎实实为村、社区和新经济组织帮定规划、帮抓项目、帮解困难。活动开展以来,驻村指导组协助包建村结合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完善了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帮助每家每户确定合适的致富路子和发展目标。如:驻村指导组帮助卡子镇凤凰村制定了五年发展规划,着力发展劳务、茶叶、养蚕、畜牧四大产业, 围绕“一村一品”, 重点发展茶叶产业,计划3至5年时间,建设3000亩标准化茶园;依托村民综合服务中心,积极打造服务型村级组织和服务型村干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为村民生产生活提供优质、方便、快捷的服务,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村情实际的科学发展的路子。县上修订完善了《关于涉农资金管理使用办法》,集中捆绑涉农项目资金,倾力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县委及时出台《关于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着重解决企业资金困难,先后为企业协调贷款4000余万元,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200万元,同时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用
“促”字为本,把促进稳定和谐作为根本。在广泛问计于民的基础上,县直各部门和乡镇都改进和完善了服务群众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的矛盾纠纷预防排查调解机制,切实维护稳定。县委重点出台了《白河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三位一体”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五条意见》、《白河县信访公示制度》、《白河县信访稳定工作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各驻村指导组帮助村上完善了“两委”议事决策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指导村上通过村民民主选举产生了村民监督委员会,由村民监督委员会代表村民监督村级“两委”的工作。活动中,驻村指导组通过向群众宣讲法律、政策,化解了一大批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在解决好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把开好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作为一项要求,进一步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