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驻安省人大代表视察我市社会福利事业

    作者:鲁东 时间:2009-12-18 17:49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12月17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驻安省人大代表20余人对我市社会福利事业进行视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应德,市政府秘书长胡凯庆及市区民政部门负责人参加和陪同视察。驻安省人大代表一行先后深入汉滨区关庙镇敬老院、市儿童福利院对我市社会福利事业进行视察。在汉滨区关庙镇敬老院,代表们实地查看了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并与五保老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五保老人的生活状况。在市儿童福利院,代表们走进娱乐活动室、康复室、起居室,详细了解孤残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


    市区民政部门负责人就我市近年来社会福利工作向省人大代表进行了汇报。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社会福利事业,把社会福利机构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以提高集中供养率为抓手,切实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以项目推进为重点,加快发展孤残儿童福利事业。从2005年开始,市县民政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因地制宜,调整思路,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加大资金投入,有重点、分批次地新建、改(扩)建敬老院,不断提高五保集中供养水平。截止2009年12月,全市共投入建设资金近1.5亿元,建成敬老院153所(其中县级中心敬老院1所,区域性敬老院11所,乡镇敬老院141所),五保家园(村组五保安置点)233处,集中供养五保户1543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有8所县级中心敬老院、21所区域性敬老院和5所乡镇敬老院改扩建项目正在建设之中,预计可新增床位5000张,全市集中供养五保对象19000人,集中供养率达到60%,原定“十一五”末集中供养率达到50%的目标将提前三年实现。同时,进一步完善集中供养、家庭寄养和收养等孤儿养育政策,提高孤儿养育水平。目前全市两个儿童福利院共收养孤残儿童126名。精心组织实施“蓝天计划”,市儿童福利院争取到中省补助资金520万元、单位自筹建设资金70万元,新建儿童无障碍楼和综合楼3800多平方米。积极开展对残疾儿童实施全覆盖的手术矫治行动,建立“明天计划”长效机制,全市两所儿童福利院累计申报“明天计划”29例,实施手术17例。
    省人大代表们对近年来我市社会福利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代表们认为,社会福利工作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要加大对社会福利工作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全社会参与社会福利事业的意识,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社会福利工作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更新理念,创新体制,努力构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他们建议,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确保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的经费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此项公益事业;要进一步提升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提高集中供养的服务水平。代表们表示,将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建言献策,以引起各级领导、上级部门及社会各界对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视和支持,促进社会全面协调进步。
    视察期间,省人大代表张龙宝、李保平、凌明学等现场为汉滨区关庙镇敬老院、市儿童福利院捐款3万余元,以表达对我市社会福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dmin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