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及时公布党内信息,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这是在把“推进党务公开”作为党内民主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近年来,白河县积极探索村级党组织党务公开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创新公开机制,强化约束监督,努力打造“阳光党务”,稳步推进村民自治和提升群众的公信度,加强了村级民主管理。 突出针对性,规范党务公开内容。按照“群众关注什么,就公开什么”的原则,凡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求公开的内容,凡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以及容易出现以权谋私、引发不公的事项,只要不涉及党和国家秘密,都最大限度地进行公开。特别是对村级财务收支、退耕还林兑现、种粮直补、救灾款物发放、农村低保、计生奖扶兑现等重大事项按要求定时及时公开。同时,对党员先进性承诺内容、党员先进性评价考核格次、离任村部荣誉金审批、困难党员救助、“听解帮促”活动中收集到的意见建议、 “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中农民增收项目措施目标、发展党员情况、村级志愿者服务队服务项目等都采取不同形式公开,广而告之。 突出多样性,规范党务公开形式。按照灵活多样、简便实用的原则,在全县124个村设立了固定的党务公开栏,制作了党员先进性承诺、全程代办服务等专项活动公示牌,并对支部、党员承诺的事项采取支部拿册、党员拿卡的方式公开;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涉及农户的项目内容采取发放“明白卡”的形式公开;对村“两委”换届、“听解帮促”活动、发展党员、村级后备干部培养、科学发展观活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县委的各项决策决议以张贴公告、召开会议、广播、办专栏等形式进行公开。 突出严谨性,规范党务公开程序。依照“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严格按照“提出、审核、公开、反馈”的程序办理,避免随意性,确保党务公开工作规范运作。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责任部门和工作人员,切实严格报审公开程序;推行重大事项事先公开初步方案,充分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建议、反复酝酿充分论证后正式公开的方式,增强公开程序的严密性;采取设置意见箱、设立接待室、开通12371党员咨询电话、网上征求意见等方式,收集、整理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逐步建立完善反馈程序,确保公开程序规范合理。 突出实效性,规范党务公开机制。全县124个村在建立《村党支部议事规则》、《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民监督委员会制度》等制度的基础上,又探索成立了村民监督委员会。今年以来,监委会给村“两委”提出建议250余条,200余条被村“两委”班子采纳,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5件,全县共有120余件问题接受村民监督委员监督。同时,县委采取季度督查,年终考核的方式,全面推行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组织党员、群众、“两代一委”进行民主测评,提高群众的公信度。近三年来,整改党务公开问题31件,对责任主体实施警示训戒26人,其中村干部22人,乡镇分管领导4人,对公开责任主体实施纪律处分14人,其中 7名村干部因为财务问题受到了开除党籍的处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