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安康特色工业与特色农业对接实现双赢

    作者:金铭 陈国方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陕西日报 字号: 打印

    安康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因势利导把特色农业和特色工业两篇文章连在一起做,积极探索经济结构调整的新路子,通过“两特互动”,实现“两业双赢”,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特色农业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已达到60%,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650元,财政收入同口径增长23.8%,市级工业实现利税的增幅去年同比达到12%。
      安康依靠特色农业发展特色工业,把农副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作为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采取催生一批、组建一批、转制一批、改造一批的办法,集中财力支持龙头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全市兴办各类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000多家,年产值达60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一半,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也逾50%,涌现出5个销售收入超亿元、10个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工业集团。其中,镇坪的药材和腊肉、汉滨的魔芋、旬阳的黄姜、紫阳的茶叶、平利的绞股蓝六大加工业都是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提高了特色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而且通过合同、订单将分散的家庭经营与市场需求有效地衔接起来,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进行生产,避免了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
      安康始终把科技作为连接特色农业与特色工业的链条。他们注重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业档次和整体竞争力,狠抓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先后攻克了17项板栗种植技术难关,使空苞率由过去的53%下降到5%,产量翻了一番;推广了中药GAP规范种植、中药免煎浓缩、茶叶无性繁殖、蔬菜无害栽培、绿色食品加工等100多项实用技术;挖掘传统工艺,嫁接现代科技,开发出一批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名牌精品。与此同时,还建成了科技致富信息系统,实施政府上网、企业上网、农民上网、乡镇上网、特色产业上网工程。目前,全市有五分之一的特色工业和特色农业产品通过网上营销走向市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xinwei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