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宁陕召开全县招商引资暨集中整治投资发展软环境动员大会。县委书记陈伦宝在讲话中要求全县上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县情实际为依据,以狠抓项目、招商引资、改进作风、优化环境为重点,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全面发动,扎实推进,掀起新一轮大开放、大投入、大发展的热潮。会议提出,在全县用3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整治软环境活动。活动分学习动员、提高认识,征求意见、查摆问题,集中整改、建章立制,公开承诺、总结提高4个阶段。会后,成立了宁陕县投资服务中心、重大项目和企业软环境整治建设投诉中心,并建立了行政审批重大项目联审制度和对损害软环境行为实行责任追究两项制度。
查摆问题。县投资发展软环境整治办公室通过发放2000份《征求意见表》和召开多层面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共收集各类意见、建议256条。整治办公室经过汇总整理,剔除重复意见,将最终形成10大类161条意见、建议报送各口的分管领导和指导督查组,并原汁原味地向各单位进行了反馈;各部门各单位召开座谈会100多个,组织调查走访近万人次,共征求意见和建议233条,其中属于群体性的意见124条、个体性的意见9条。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各单位按照“只谈问题,不谈成绩;既摆现象,更挖根源;先谈自己,再谈别人;只找主观原因,不找理由和借口”的总体要求,坚持不遮掩、不怕丑、不怕痛,深入查摆存在问题。通过领导带头自查、全员自我检查、单位内部互查,对照县委陈书记讲话中提出的要求,将排查出的问题在本部门、本单位和每个人身上的具体表现,明确了整改的目标和重点,认真开展了自查整改活动。
落实整改措施。一是县级领导带头抓整改。针对群众提出的县委、县政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关于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意见》,在注重学习提高、增强公仆意识、带头实干兴业、提高工作水平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二是各部门、各单位始终把整改问题贯穿于集中整治的全过程,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要求,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全面落实整改措施。集中整治期间,全县共处理10人,其中党纪处理4人、政纪处分6人。各单位共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20余个,其中新建8个、修改完善14个,有力地推动了机关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公开承诺。各部门各单位分别采取登报、单位网站上设置专栏、发文件、发公开信、通报、张贴承诺书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庄重承诺,其中有48个单位在新闻媒体上作出承诺。特别是17家与软环境关系较为密切、人民群众予以较多关注的部门和单位,在全县公开承诺大会上向社会作出了庄严承诺,并通过电视告之于社会,使人民群众看到了集中整治的成果,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
公开测评。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关于公开评议投资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意见》。组织社会各界对全县64家单位的软环境整治建设情况进行公开测评。从9月20日,共发放测评表1500份,回收1500份,在64个单位中,得到“满意”和“比较满意”票数超过有效票81%以上的有58家,占90.6%。
通过集中整治,全县各级党政机关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进一步解放,认识进一步统一,观念进一步更新,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投资发展软环境对宁陕长远发展的重要性,认清了自身在加快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和应尽的义务,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县机关干部的发展意识、大局观念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共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广大机关干部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进一步增强,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特别是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全县上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个个代表宁陕形象”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了人人重视、关心、参与软环境建设的强烈氛围。机关的工作作风有了明显转变。各单位普遍实行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相关制度和文明办公、文明用语等有关规定,基本消除了“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没有好处不办事,有了好处乱办事”的衙门作风,做到“一张笑脸、一杯热茶、一声问候、一片诚心”,让前来办事的人感到顺心、舒心,塑造了机关工作人员的新形象。行政执法的规范化程度明显改善。集中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各有关方面对全县的行政事业性收费进行了集中清理,共取消12项收费,减轻了企业和投资者的负担。对确定保留的收费项目,实行了“票款分离”、“罚缴分离”、“收支两条线”管理,有效地遏制了“三乱”等严重阻碍投资发展现象的发生。各部门各单位还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完善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各项制度。全县14个乡镇以及46个部门都实行了政务公开,并对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处罚标准等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依法治县、依法行政的水平得到了提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