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开年之际,市长方玮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2009年最满意的事,就是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安康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生产总值增速达到15%,首次位居全省第二。”铿锵有力声音的背后,无疑凝聚着安康300万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
一年时间恍然过去,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比10年前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更为深远。作为地处秦岭巴山腹地的落后地区,面对这场危机却未有丝毫却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在危中寻机,通过科学决策,毅然决定将2009年初确定的GDP增速由13%调整为15%,并完成了目标任务。
清洁能源、富硒食品、生物医药、蚕桑丝绸,通过强力的项目建设和持续的招商引资,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成为这个“危机之年”中安康经济异军突起的亮点。随着西康高速公路的贯通,以公路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亦成为当年安康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基础保障。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中,通过强力措施,提高两个百分点目标的尘埃落定,有力证明了这一决策的科学性与前瞻性。让我们备受鼓舞的同时,也加强了进一步实现安康突破发展的决心。
弯道超车 激流勇进
2009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将全球经济“逼入”弯道,发展中的安康也受到了较大冲击。很多地方都在“刹车慢行”的情形下,安康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利用危机中的机遇,加快了发展步伐。
2009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依然实现了112.64亿元,比上年增长6.5%,增加值65.59亿元,增长6.2%。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达到88.4万吨,增长7.7%。新增规模以上工业59户,增加值52.08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61.69亿元,增长16.4%。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272.77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增幅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消费品零售额达93.56亿元,增长19.7%。
综合数据显示,我市当年国内生产总值达274.95亿元,增长15%,超过省下达目标任务2个百分点,增速首次跃居全省第二,与省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这也昭示着安康的发展,已经跟进了全省发展的步伐。
2009年5月28日,西康高速公路的提前通车,使安康到西安所需时间大幅缩短,同时也使安康经济发展融入关中——天水经济圈。作为生态旅游城市,来安旅游人口全年突破600万人次,增速达到100%,创下了历史新高。
就2009年经济发展的形势,市委书记刘建明在市委二届七次全会上作了概括——2009年的发展与进步,有三点启示尤为深刻:一是清醒认识形势,敢于弯道超车;二是强化机遇意识,乘势发展自己;三是坚定发展信心,经济发展跟进了全省步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