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就业带来的压力,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2月22日,农历正月初九,劳务大县紫阳在广场召开了“广东黄圃——陕西紫阳劳务合作招聘会”,来自广东黄圃镇20多家企业摊位前人头攒动,县委书记罗雪剑和县长王晓江真情“吆喝”,吸引该县25个乡镇的3000余名农村务工人员争相前往选择、签约,有2000多名劳务人员当场被聘用。当天下午他们已统一组织输送到各大企业就业。
据了解,此次招聘会共来自广东中山黄圃的格兰士、美的、丰田等有23家知名企业进场招聘,提供生产技术人员、普通生产工、经营管理等30多个工种共3000余岗位,适合各年龄段、各文化层次人员不同的求职需求,前来参加应聘的人员热情高涨,一些农民工在与企业签订好用人合同后,感慨地说:“这是党和政府送给我们最好的春节礼物啊!”
焕古镇刘家河村二组的女青年唐碧元告诉记者,她去年在南方打了半年工,工作很辛苦,待遇很低,过年期间她正想重新换一个地方打工,没想到这次招聘会给她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在这次招聘会上,她已经与黄圃的格兰士公司签订了用工合同,工作待遇和生活条件都很满意。
紫阳境内群山耸立,山多地少,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总人口34.8万,农业人口占31.2万;农村劳动力15.8万人,剩余劳动力占49.8%,耕地面积111.56万亩,如此生存条件下的紫阳农民要想固守在老家过“两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显然是无法脱贫致富的。
人往哪里去,钱从何处来?近年来,紫阳县委、县政府,围绕农村发展、农民增收这一重大课题,以培养造就高素质农业产业工人和新型农民为己任,把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来抓,积极构建宣传发动、引导培训、输出管理、后续服务、返乡创业“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
此外,县上四大班子领导多次带队远赴广东、福建等城市考察劳务输入基地建设情况,通过走访了解企业用工需求,掌握劳务需求信息。同时又通过多年来与南方一些市县形成的友好关系,邀请他们来该县考察洽谈劳务输出事宜,目前已与广东河源、中山、东莞、福建莆田等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协作关系,定期获取劳务信息,为外出务工人员寻找岗位搭建平台。
2005年以来,该县每年向外输出劳动力均超过8万人次,年均劳务创收占全县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25%以上。2009年全县转移就业人数达7.8万人,转移新增农村劳动力1.17万人,输出前引导性培训1.579万人,转移就业收入达7.02亿元,劳务经济撑起了农民增收的“半边天”,“铁杆庄稼”结出了金蛋蛋。凤凰竞相把巢还。据不完全统计,该县有亿元资产的农民工2人,千万元资产的农民工30多人,百万元以上的农民工达200多人。
2009年,连续5年被省厅表彰为全省“促进就业”、“劳务输出”先进县,被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确定为全国首批“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