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总值从13.49亿元增长到24.1亿元,财政收入从4352万元增长到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从5.8亿元增长到22.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37元增长到3471元……科学发展起宏图,茶乡大地涌春潮。特别是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更使广大农村迸发出前所未的创造热情。全县366个单位党组织,11003名党员参与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修公路、扩茶园、兴畜牧、建新村……绿色田野处处高奏奋进乐章。
学理论:点亮奋进心灯
全县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实践活动联系点24个,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联系点督查指导学习实践活动。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结合县情实际,制定了“坚持科学发展,实现四大突破,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紫阳”的实践载体,积极引导和激励全县党员干部参加学习活动,投身科学发展实践。
县委派出7个巡回检查组,各乡镇派出339个指导组,指导各参学单位认真开展活动;县委从县乡机关选派482名干部担任驻村指导员,培训基层党组织负责人339人。
编发《活动简报》117期,刷写标语2500余条,在县有线电视台、《紫阳党建网》、《紫阳政府信息网》分别开设专栏,大容量、多渠道、高密度、快节奏地反映活动动态,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
与此同时,大胆创新学习形式,灵活学习方式,在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
编印下发《紫阳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知识问答》6500余本。对7000余名基层党员进行“考试验学”,对1000多名返乡流动党员进行了学习补课,为解决工学矛盾开办了“党员夜校”。
有效利用紫阳民歌资源平台,广泛收集基层党员干部自编的“三句半”、快板书、花鼓词,编印《紫阳县学习实践活动民歌民谣汇编》4000余本。组建民歌队伍,进社区、院落演唱200余场次。
组织部分乡镇党委书记、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30余人到外县学习考察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一些乡镇还将学习直接搬到茶叶、魔芋、蔬菜等产业示范园现场。
组织开展“学习竹山精神,全面升级晋档”主题活动,树立和宣传以侯在德为代表的十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编印事迹报告材料汇编4500本,组织巡回宣讲50余场次。
抓整改:树立有为形象
积极开展“党员领导大调研”活动,全县共确定调研课题360多个。发放征求意见表、调查问卷18300余份,征求意见6628条,召开座谈会520余次,形成调研报告339篇。
各参学单位把开好党组织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为搞好分析检查的关键环节来抓,深入查摆突出问题,广泛开展谈心活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达成广泛思想共识。蒿坪镇加快建设硒谷工业园区,麻柳镇倾力打造工业经济强镇,双桥镇奋力实施魔芋、茶园、生猪、厚朴“四万工程”,洞河镇积极“打造魅力水镇”,等等,都有力推动了镇域经济快速发展。
明思路,更强整改。各参学单位党组织共集中整改突出问题737个,新建制度289个,废止不合时宜制度216个,完善规章制度523项。
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衡量科学发展的核心指标,先后出台实施“三保”政策措施37项。全面启动“蛋奶”工程,34371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到以鸡蛋和牛奶为主的营养早餐。开展农村育龄妇女免费健康检查35000人,治疗疾病30000余人。维修加固B、C级危房校舍32所,恢复重建14所D级危房学校。启动两期113套城镇廉租房工程,53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已搬入新居;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减灾安居工程175户,完成地震灾后建房2827间,棚户区改造180户。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推进,给广大人民群众奉上的是意想不到的“真金白银”。
深入开展“党员作风大整顿”活动、“三同三进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攻坚克难”的竹山精神,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6450个,组织举办各类培训会600多场次,落实项目105个、资金542万元,提供信息926条,办好事实事2896件,解决实际问题660多个,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49起。
按照“低山茶叶、中山魔芋蚕桑、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发展思路,全县新增丰产密植茶园2万亩,魔芋种植面积1.5万亩,烤烟5000亩,木本药材10万亩,生猪、禽类出栏量大幅增长,夯实农民增收基础。同时,加大建设力度,积极兑现“城镇和农村基础建设十件实事”承诺,全县共新建农村敬老院7个,先后有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陆续开工,177个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80万元,下岗再就业安置411人,1.4万名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3%,180多个行政村通了水泥路,使农民过上了“走路不湿鞋”的好日子。
强党建:筑牢战斗堡垒
具体推进中,该县始终坚持把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作为加快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和乡村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采取有力措施,凝聚各方力量,扎实有序推进。
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落实县级领导联乡镇、县直部门包抓重点村责任制,全县33名县级领导和74个县直部门联系包抓25个乡镇、70多个重点村。
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县212个村分类定级建档,共确定三类村50个,四类村162个。县建网、乡建档、村上墙、户明白,建立健全了文书和电子档案,完善了三表、四牌、一卡内容。
在全面分析各村实际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县“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规划,明确了2012年全县一、二类村党组织达到66%、三类村党组织达到34%和消除四类村党组织的四年总体工作目标和全年晋升二类村1个、三类村58个的年度工作目标。
整合相关部门资源,把“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与新农村示范村、扶贫开发重点村、“一村一品”示范村、特困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规划部署,实施项目捆绑,重点抓好40个科学发展示范村,引导村级党组织竞相升级晋档。
认真开展“万人千村百日”活动,精心选派具有基层经验、会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年轻干部482人,担任驻村指导员。同时,将“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纳入乡镇和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奖优罚劣,激励竞争。
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认真实施“百千万”党建示范工程,全县109个部门党组织与109个农村党组织、3200名县乡机关党员与3000多名农村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全县共建成城关新桃、向阳营梁、蒿坪金石等40个升级晋档示范村党组织。
同时,全面推进“两新组织”和社区党建工作。全县9个“两新”党组织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1人,发展党员6人,选派党建指导员9人。积极开展驻地机关与社区共驻共建活动,全县16个社区全部建立了党组织,新建社区活动场所4个,选派5名乡镇干部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招聘社区助理员15人,“三有一化”建设进度明显加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