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县通村水泥路建设一直走在全市的前面。最近4年,平利县累计投入公路建设资金5亿元,共建通村水泥路880公里,通乡油路243公里。截至目前,县境内公路总里程1900公里,12个乡镇全部实现通油路(水泥路)目标,190个行政村均通上水泥路,公路密度达到72公里/百平方公里,已经形成“四横四纵、一十三出口”的农村公路网络。
路似彩虹,绽放着一束束和谐光芒;路如琴弦,弹奏着一曲曲发展乐章。走在平利平坦绵延的乡村道路上,看到的是车辆出出进进的繁忙景象,看到的是群众走在“幸福路”上兴奋的笑脸。
建设公路突破瓶颈
“晴通雨阻,晴天满身灰,雨天满身泥”,是平利县原来农村公路的真实写照,广大农村农产品出不去,山外的物资进不来,极大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改变这种状况是平利人的世代梦想。
2006年起,平利县抢抓通村水泥路建设的大好机遇,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擎”,集全县之智,聚八方之财,用万民之力,全力建设农村公路。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政府网站、标语板报、宣传车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党和国家有关农村公路建设的方针政策,播放农村公路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经验,把通村水泥路“群众打底子、政府铺面子”的基本政策宣传到家喻户晓,使广大群众真正认识到,农村公路建设是党的好政策,是给农民自己修路,激发农民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热情。同时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平利县对乡村出口路进行详细调查,科学编制平利县农村公路规划图集和发展规划,使通村水泥路建设步入高效的良性发展轨道。
运筹帷幄筹集资金
为了破解资金难题,县委、县政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采取争取国家补助帮一点,县财政挤一点,一事一议筹一点,社会捐资集一点的办法多方筹资。调动了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修路的积极性,通村水泥路建设呈现出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大好局面。
社会捐资行动了,群众热情调动了。长安镇能人大户个人捐款65万元,在外成功人士屈孝余、龙云庭每人捐款20万元;八仙镇仁溪沟村二组个体老板杨平自己只有40余万元的资产,一次就捐资20万元;兴隆镇朝阳冠村一个村民小组12户群众捐资11万余元用于通村水泥路建设;八仙镇鸦河公路沿线群众自发投工投劳筹备沙石料,(下转四版)日上劳最高达1000余人,男女老少齐上阵,肩挑背驮运沙石,他们短短半个月就备齐了12000余方沙石料。通村水泥路建设项目实施4年来,全县农民群众共筹集“打底子”资金7000余万元,为全县通村水泥路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