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春,尽管强冷气流延长了滞留时间,但散居在巴山深处的近6万镇坪人民早早感受到了强烈的春的气息。第一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春潮,涌动在镇坪人民的心海:保持和发挥共产党员先进性,是推进镇坪发展的坚强动力,更是惠泽群众的不竭源泉。
数年“颈瓶”打破 解了百姓“心结”
“路,我们急需一条通畅的路!”
大自然神奇造化,赋予了镇坪丰富的资源:药材、干果、山野菜、还有矿。然而,就因为没有一条通畅的路,县内、县外的交通成了“望天行”:晴天尘土飞扬,时有堵车;雨天四处塌方,经常断行。“改变交通”这一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心病”,成了镇坪县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县群众提出最早同时也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
“群众的迫切需求,就是推动我们工作最强大的动力!”县委、县政府很快形成共识,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一边带领业务部门,到市赴省争取计划,一边组建公路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及早着手工程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苗木补偿、库区公路改线规划等配套工作。县交通局作为公路建设的重要部门,深感责任重大。局党委决定用先进性教育活动强力助推业务工作,围绕年度工作重点,局党委给机关每位党员提出了“先进性对交通局党员的具体要求”,同时,让每个股室和党员立足职能和岗位责任,逐一做出保持和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具体承诺,通过几上几下反复审定,公示在机关最醒目的地方,让党员每天第一眼看到,让群众时时予以监督,党员工作热情得到大力激发,“发挥先进性作用,确保公路畅通”成了公路建设一线最为响亮的口号,也加速掀起了镇坪又一个道路建设高潮:预计到年底,宽畅平整的“出山路”,全部油路化的乡镇路,不仅真正构建起镇坪畅通县内的“一环三横八纵”公路骨梁,还将贯通毗邻该县的二省一市。
抓大不放小。在边远村落,村道改造、通组路特别是便民桥建设如火如荼。华坪乡三坪村10多年来没有一座桥,一到下雨涨水,群众都要绕行20多里山路。包扶该村的县纪委把解决600余村民过河难问题做为“党员受教育、村民得实惠”的好事来办,多方筹资3万余元,购买水泥15吨,组织村民按工投劳,大战一个月,建起一座便民桥。群众亲切地称之为“党群连心桥”。
“三个三分之一”,换了干群面貌
当“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些全新发展理念一天天渗透进镇坪这个巴山深处的国定贫困县,县委一班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折射出党组织的先进性,但如果不能让群众充分感受“和谐发展”的优越性,先进性从何谈起?
经数番调研论证,一个旨在推进镇坪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三个“三分之一”扶贫开发战略规划被大胆推出。即利用县城、10个集镇和40个新村,对全县城乡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发展,最终使县城、集镇、新村各居住全县人口的1/3(2万人)。围绕这一规划,县上坚持统筹扶贫、信贷、部门帮扶各路资金和交通、水利、林业等各方面项目,对 “三个三分之一”的规划对象实行捆绑共建。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的广大党员和职能部门紧跟县委,各展所长,立说立行。如今,县城已完成了总体规划修编,顺利实施了两期综合改造和中心广场扩建等十大工程建设;10个集镇的街道路面硬化和给排水工程全部完成;40个新村6个达标验收,6个年内收尾,7个正在建设之中。一个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为尽快造就一支适应全新发展理念,懂市场、会管理、作风硬的党员干部队伍,镇坪对党政机关干部也推出了三个“三分之一”。即选派三分之一的干部下到农村抓主导产业,三分之一的干部到沿海谋职锻炼,三分之一的干部到一线抓项目建设。通过个人申请、组织审定进入三个“三分之一”运行轨道的干部,很快在新的领域发挥出巨大作用,在深入到78个村的干部里,130名党员带着各种技术和产业发展标准,运用包抓、创办主导产业示范点等方式,带领农民大力实施人均千斤粮、2头猪、2亩药的“122”致富工程。164名外出谋职锻炼的干部牢记“建立一个关系、学习一门技术的“八个一”的工作要求,很快在沿海企业站稳脚跟,并积极为开发家乡资源牵线搭桥,引来买断南江河电站经营权的杭州客商,打通到广州等地的药材批发渠道,还带动了一大批家乡人民外出务工。而深入到项目建设一线的“三分之一”干部及时把握全县项目建设日渐升温的良好态势,下功夫做好资金、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全力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两套“三个三分之一”制度,恰似破冰暖流,给大山深处的镇坪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干部“活了”,有特长的各施其才,有抱负者各展宏愿;多了勤勉敬业,少了拖沓闲散;多了积极创造,少了牢骚怨言。群众乐了:党委给政策,政府给环境,真是享尽劳动致富的天时地利!党委放心了:人尽其能,才尽其用,调动各方积极性,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可不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金钥匙吗?
四项强县新举 绘就一方蓝图
“千条意见万条建议,终围绕一点,那就是县富民强!”但是“四周是山,吃饭靠天”的镇坪要实现“县富民强,”必须走“强农兴工”之路,发展工业,同时又深深植根于农业。为破解这一决定镇坪兴衰的课题,走访、调研、论证、讨论成了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镇坪县级党员干部的重要活动形式,而四项“立足优势资源,发展特色工业”的强县新举措也随后被郑重推出。
依托镇坪药厂,开发镇坪作为全国四大药带之一的丰富的药植物资源,加快促进植化和医药工业发展。县上狠抓龙头企业,支持县制药厂实现了GMP认证,进一步研究开发了八宝浸膏、新鱼腥草素纳等多种产品,生产线建设进入冲刺阶段。围绕龙头抓基地,加快优质名贵中药材种苗的培育,引进医药企业建设了玄参、黄连等中药材GAP基地,同步构建全县中药材营销网络,确保药材实现优产出、深加工和销售畅,成为强县富民的一大支柱。
主动承接长江经济带的辐射,加快促进绿色食品工业发展,大力扶持食品企业,加快县美味佳公司 、分割肉厂扩产增效,扶持“不老鸡”店开发了旅游小食品,支持兴建了新的肉食品加工企业。着力开发特色食品,形成低温肉、分割肉、腊肉、猪肉和土鸡熟食品等系列肉食建设,进而带动生猪基地发展。
开发南江河水资源,促进水电工业和电能转化工业发展。紧邻镇坪的西北大电网和华中大电网,为镇坪电力输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为水电开发创造了条件。该县不失时机,开工建设了双河口、浪河口2座水电站,樟树潭电站投资的前期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运用现代生物技术,保护和开发县内名贵天然中药材,实行工厂化培育药材种苗,加快促进药材产业化发展。依托县农科所,开展了野生中药材的培育驯化、药种繁育推广、大田高效种植和病虫害防治等科研课题研究,建立起组织培养室,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驯化繁育优质中药材种苗10余种。
先进性教育活动催动了发展的脚步,日渐加快的发展又不断丰富着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涵。在镇坪,广大党员带领着干部群众兴产业,建家园、奔小康,用忠诚和奉献为党旗增辉、为群众造福;用一颗颗爱民为民的赤诚之心和一件件惠泽百姓的实事好事,精心缔造着镇坪光辉灿烂的未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