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城镇建设力度。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显得尤为紧迫。按照中心城市100万、县城和中心镇100万、集镇新村100万的人口布局,统筹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建设,明确全市城镇发展的总体目标、区域布局和功能定位。认真实施新修订的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围绕“打造核心、开发江北、提升江南、西进东延”的基本思路,加快中心城市建设步伐。精心实施43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9亿元。以一江两岸核心区打造为重点,开工建设商业步行街、高星级酒店、滨江大道三期、南岸临江建筑改造、安澜公园景区提升、中渡路改造等项目,使一江两岸成为中心城市之魂;以北迁单位开工建设为重点,加快实施安康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学院、市委党校、儿童医院、武警支队、消防支队、中级法院、十天高速综合服务区和经济适用住房等项目,使江北成为现代气息浓郁的城市新区;以重点片区和道路改建为重点,全面完成文昌南路、巴山西路、东西大街、南环干道西段改建,开工建设新城片区、南环东路、育才东路、党校路、金州路和南环干道东段改扩建工程,使江南城区旧貌换新颜。加快西坝片区整体改造、长岭片区路网建设的招商与实施。合理确定汉江四号桥桥址,制定东坝片区防洪保安综合治理方案。以提升承载能力为重点,努力扩大县城容量,提高县城建设品位,完善配套市政功能,增强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旬阳、平利、汉阴、石泉县城要按10到15万人口规模进行规划和建设,以三年为期扎实推进省市确定的11个中心镇建设,按平均每镇3000万元的额度筹措资金,确保按规划高水平组织实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切实打破制约农民进城的政策约束和体制障碍,在11个重点镇展开试点,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探索社会保障接续的具体措施,使进入城镇的农村人口享有当地居民的同等权益。无论是中心城市还是城镇建设,都必须以规划为引领,强化规划的控制力,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法定性和连续性。着力提高城市建设品位,从片区规划布局到单体建筑设计,从地面街景设置到空间视觉效果,从地域文化反映到环境绿化美化,都要做到协调融合、相得益彰。开展大规模植树增绿、种花添美活动,用三年左右时间完成中心城市、县城和主要节点的绿化提升,使绿满山城、花映金州。巩固扩大“双创”成果,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深入推进14项专项治理,加强环卫设施、市场和停车场建设,突出抓好交通沿线、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农村面源污染等重点部位的环境综合整治,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支持宁陕、石泉、汉阴、岚皋、平利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启动旬阳、紫阳、镇坪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以实效迎接省上对中心城市创卫的检查验收。
提升生态旅游水平。认真实施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抓紧编制完成旅游专项规划,突出 “一山一湖一城”核心景区建设,把旅游业建设成全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加快大南宫山景区真身大殿等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投资4亿元;加强整体策划和与大企业的合作,集中精力突破大瀛湖的招商与开发;围绕中心城区一江两岸核心区的打造,统筹开发建设配套的旅游项目;抓住旅游改革综合试点机遇,整体提升岚皋县旅游发展水平,打造秦岭生态体验休闲游品牌,加快推进宁陕旅游项目集群发展,突出宁陕、石泉、汉滨、平利四大旅游板块特色,深度开发朝阳沟、上坝河、天书峡、冰晶顶、中坝峡谷、子午银滩、深山老林等景区,支持有条件的县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启动实施30个重点旅游村镇和600户旅游经营示范户建设,创新旅游项目和提高农户接待能力。高度重视旅游市场主体的培育,密切与外地旅游企业的合作,深化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区域协作,把安康山水游融入西安、重庆、武汉、成都旅游经济圈。启动中心城区餐饮、购物、文化、休闲特色街区建设,开发一批体现安康旅游特点的纪念品。继续办好龙舟节、茶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下功夫打造一台展示安康地域文化的演艺精品节目,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保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力争全年接待游客900万人次。切实加强交通运输、现代物流、宾馆餐饮、文化休闲、体育健身等特色服务业的发展,形成旅游龙头带动、三产提质增效、各业互动发展的新局面。
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对企业的指导与服务,帮助企业深化内部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导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上市。落实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和全民创业发展,培育生成一批富有特色的中小企业。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促进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加快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壮大林业产业,切实改变大林业、小产业、低效益的状况。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服务体制改革,加强财税政策与农村金融政策的有效衔接,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向“三农”。扩大农村信贷有效担保物试点范围,完善村级扶贫资金互助社的管理。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优化金融网点配置,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进入安康,推动设立村镇银行。按照省上审定的规划,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升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基层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同步推进财政保障、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继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城市投资、国资经营、金州矿业、财信担保和旅游投资公司运行机制,增强筹措建设资金、服务突破发展的能力。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加快月河川道统筹城乡一体化实验区建设。以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提高行政效能为重点,全面完成市县区政府机构改革。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首要任务,广泛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加强与国外友好城市和江苏常州、北京石景山、榆林、延安的经贸协作,深化与省内大企业的项目合作,面向港澳台、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瞅准全国500强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促进活动。实行招商引资一把手负责制,加大县区和部门招商引资任务,建立长期稳定的招商引资机制和项目跟踪落实机制,确保全年到位资金不低于60亿元。继续实施品牌带动战略,着力培育富硒食品、生态旅游、龙舟节庆品牌,提升安康综合竞争力。巩固扩大投资环境整治成果,进一步改进政府服务,切实提高办事效率,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依法打击阻挠破坏项目实施的各种行为,坚决查处国家公职人员设障掣肘的违法违纪案件,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和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
倾力打造省级高新区。按照省政府建设省级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批复,围绕28平方公里总体规划面积,新增1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突出富硒食品、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特色服务和环保产业重点,坚持统筹规划,分期开发,滚动发展和工业带动,高新技术引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引进大型企业,建立与西安高新区总部+基地合作模式,深化与西安高科集团、曲江文化产业集团合作,推进安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点起步。以雨润项目投产和汇源集团落户为带动,做大做强富硒食品产业;以8万吨金属镍一期和博罗冠业铝箔公司项目实施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材料产业;以引进羚锐制药、扬子江药业集团为契机,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成长。紧盯一批知名大企业,力争一批新的项目招商签约,全年引进到位资金10亿元以上。赋予高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大胆创新管理体制,努力把高新区建设为市域经济和城市新区的增长极。
共7页
您在第6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3122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