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好这里的通村公路,造福群众是我最大的心愿”一句普通而平凡的话语,却道出了贺海宁同志执政一方为群众办实事的承诺和坚定誓言。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做实事、敢于做成事的党委书记,是他一点点、一步步,改变了龙王镇广大群众的生活。
贺书记三十出头,帅气的脸庞、敏捷的思维、干练的作风,他不摆架子,说话尽说实在话,让全镇领导干部都精诚团结在一起,工作干劲十足。他心系群众,扎根农村,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展示了一个共产党员、基层干部的崇高境界和动人风采。
龙王镇位于陕南秦岭山脉宁陕县东南部,池河上游,分别与安康市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接壤,总面积257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村,28个村民小组,1509户5642人。全镇的基础设施当中,村级道路通达能力差是当时突出的问题,每逢雨季,不仅车动不了,人都寸步难行,严重影响了群众出行,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005年6月,贺海宁同志调任龙王镇任镇长,第一次召开镇村干部大会时就抛出施政纲领:争取四年改变全镇村级公路现状,让群众走上平坦致富路。正是这样一颗赤心,一种责任,一种干劲,短时间内,龙王镇的通村公路建设结出了硕果:2005年全镇56公里村级公路路基全部整修;2006年镇内完成通乡油路建设10公里,新修东沟村公路14公里,完成西沟村、中沟村通村水泥路13公里,2006年他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通村水泥路建设先进个人;2007年5月绿烟村3.5公里通村公路竣工; 2008年东沟村14公里通村公路竣工。短短的两年,在他的带领下龙王镇共修建通村水泥路4条30.5公里。
时间到了2009年,他并没有停下来,在群众的期待眼光中,河坪村环村路、棋盘村左家湾通组路又开工建设。能把水泥路修到组上,他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在干部会上他激动的说“我们和群众盼望已久的路终于开打了,这是我们的一大喜事,希望同志们和我一起把这条路修好,我有信心,我也从自身做起带头干”,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尽早完工,让群众走上平坦大道,从此他便一头扎进了公路修筑一线,无论天晴还是下雨都阻挡不了他那颗赤诚的心。只要他的手机提示无法接通,他肯定在修路现场去了;只要早上起来发现他办公室没人了,肯定一早又到修路现场去了……。自从这条路建设以来,周末的概念似乎在他的脑子里消失了一样,他顾不上回家看望家人,即使偶尔为了处理一些建设当中的困难路过家门时,他也只是给家里打个电话,回家看一眼的时间他都舍不得浪费,家人抱怨了,他总是安慰说“路修好了我会好好陪你们的。”
“修路关键要把好质量关,这样才对的起老百姓,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才说的起硬话……”他总是这样说。路的质量是他最挂心的事,棋盘村的路由于线形较差,黄泥土层较厚,如果按照老办法来修,路基肯定有问题。为了路的质量,贺书记带头背上被子住在村上,带领其他同志全程指挥监督修建。水泥比例够不够、路基宽度够不够、是否达到规定厚度……任何细节他都一一检查。很多人不呼其书记,而亲切的称他为修路专家。为保障修路质量,在龙王公路建设的每个施工现场都设立有一个公示牌,上面标明了项目建设规模、标准、工期、项目法人、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施工单位以及用料比例等,同时在村上聘请了多名质量监督员全程监督。村民被他的这股干劲和执著感动了,路修到哪,只要他说那里需要帮助,村民都义不容辞的踊跃投劳,从不计较个人利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条崭新、平整、宽敞的水泥路终在全县率先修通了,棋盘、河坪两村的百姓的脸上露出了从未有过的笑容。望着许多个日日夜夜奋战修通的水泥路,贺书记感到浑身轻松了很多,多久没有哼的曲子又飘出了他的办公室。承载着全村群众感激之情,写着“修筑公路,惠泽于民”的锦旗挂到了镇上办公室,面对大家的赞誉,贺书记总是谦虚地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驱车行驶在乡间平坦的水泥路上,群众舒坦在心里,笑意在脸上,随时可以听到他们对通村公路由衷的赞扬和感叹声。这一条条新修成的水泥路,它是致富路,加快了群众奔小康的步伐;它是连心桥,密切了党委政府、各级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凝聚了民心;它是一座座无字的丰碑,树立了党委、政府的光辉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