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总里程达60公里的11条通村水泥公路,把山大沟深,地无百亩平的白河县城关镇乡村与城区紧紧连在一起,“筑就富民大道,奠定发展基础”,倾注了城关镇镇长蔡成礼同志的满腔热血和辛勤汗水。
2006年上任伊始,面对全镇没有一条通村水泥路、村民生活全靠肩挑背驮以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 的生存现状,蔡成礼同志踏遍城关镇每一个山梁、每一条沟壑、每一家农户,在详细调研的基础上,以“宁可其他工程不搞,也要先修路”的气魄力排众议,把通村水泥路建设作为富民强镇的基础工程,纳入经济发展规划,多措并举,迎难而上,通过“政府配套、村民集资、能人捐款”的多渠道筹资方式,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介入、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建设新格局,经过三年艰辛努力,率先在全县实现11个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目标,成为白河县城关镇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群众受益面最广,经济、社会效益最好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
路,是人们衣食住行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农村公路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纽带和基础。蔡成礼同志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大好机遇,把农村公路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引擎”和基石,全力实现农村公路建设大突破。在他的倡导下,城关镇建立了领导班子定期研究通村水泥路建设重大问题议事制度,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上手、分管领导常抓不懈、包路干部监督服务的管理机制。在工程筹资、拨付与使用,工程建设质量与监督管理上,做到了合法筹集建设资金、设立专户专款专用、及时进行村务公开,邀请群众中的“名人”、“能人”全程监督,确保了工程合格率达100%。正是由于蔡成礼同志在通村公路建设中坚持“一路一帐”、规范资金使用透明原则,在整个通村水泥路建设中没有发生一起不廉洁行为,受到群众的广泛赞誉,被群众亲切的称为“路镇长”。
蔡成礼同志由于在通村水泥路建设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多次受到白河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奖励,2007年被安康市政府授予“路镇长”荣誉称号,2008年被省政府评为农村公路工作“路镇长”。他清正廉洁、求真务实、不断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和风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