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保”出群众对党的深情

    ——白河县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综述

    作者:佚名 时间:2005-06-16 15:22 来源:市、县委先进性教育办公室 字号: 打印

    白河县第一批参学的123个支部1417名党员干部,凭借从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焕发出的活力,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谋发展、抓落实的各项工作中,立足岗位,心系群众,用实干兴县的扎实作风和倾心为民的实际行动,科学诠释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深刻内涵,“保”出了群众对党的深情。


    创建学教新模式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伊始,县委即推出了“四个结合”工作思路,即将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弘扬“三苦”精神实施“二次创业”、与学习万立春精神、与推行党员先进性承诺制度、与推动当前工作有机结合,确保通过四个结合,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成为对党员的整风运动,对基层党组织的“固本建设”,最终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创新方法,将深化学习贯穿始终。在学习教育中采取讨论交流学、巡回辅导学、电教直观学、典型示范学、参观启发学等多种形式,搞活教育活动。对全县320名年老体弱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确定专人上门送学;对外出流动党员则实行“六个一”送学到人措施,即发一封公开信,明确教育活动的要求;寄一份学习资料,掌握学习内容;交一份学习体会,汇报学习情况;交一份自查资料,汇报自我剖析情况;回单位参加一次民主评议,进行党性分析;汇报一次整改计划,做到边学边改,保证学习覆盖面。
    创新形式,突出群众监督,开门搞教育。123个党支部采取召开座谈会,设置意见箱、信函、热线电话、发放征求意见表、开展谈心活动等形式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基层群众、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掀起“千人问卷调查”活动热潮。对征集到的意见和建议,各级党组织进行汇总梳理,分领导班子和党员个人进行归类,把“群众意见、整改措施、整改要求、整改时限、整改方向”等在“群众意见公开栏”对外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在通报评议情况环节中设立“群众意见回音壁”,将“突出问题、落实情况、再次整改时限、整改责任人”等再次对外公布,兑现落实情况。
    创新载体,建立长效机制。为探索保持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白河县在认真搞好党员先进性承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行党员先进性承诺制度。支部在摸清每个党员现状的基础上,采取群众提议、党员申报、支部审定的办法,围绕党员“十带头”, 按要求承诺3至5项具体事项,连同目标和落实措施向群众公开承诺。并写进承诺书,填入管理卡,贴在公示栏里,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同时,建立督促评议考核制度,确保党员发挥作用落到实处。县国税局27名党员共同承诺累计捐资1.26万元,解决小双乡贫困学生卫书山三年的大学费用。县安监局党员白爱宏承诺帮扶四新乡残疾人田贤根一家发展养殖业,力争该户年收入突破1.5万元。目前,全县353个支部7965名党员共承诺各类事项25000余件。


    构架党群连心桥

    党员领导干部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听民声、解民难、帮民富,办实事,使党员干部与群众的心连接的更加紧密。
    4月5日,白河县顺水村的盲人唐明辉,怎么也没想到,几天前与县委郭书记随便拉家常时说到外面还有几百元黄姜款没着落的话,竟被书记记在了心上,原想这事涉及乡政府,中间又隔了五年,县上就是知道也不太好办。谁知县纪委不仅快办快结,而且还按五年前黄姜正俏的价格,一文不少地给了自己。
    与唐明辉有着同感的是小双乡黄庄村的村支书王学兵。3月29日,县长王琳深入到西营、双河等乡镇听民声,聚民意。在座谈会上,王学兵直率地提出:“请政府多关心支持后高山村的交通发展。”没想到几天后,王县长竟亲自带着财政、交通、民政等部门的负责人,翻山越岭来到黄庄村进行调研,并现场规划落实为该村修建跨河桥一座,亮出了县政府解决后高山的行路难问题的决心。
    针对基层反映“红皮书”考核项目过多过散,造成部门多重检查的问题,县委按照全年的工作重点,精简了部分常规工作项目,使“红皮书”考核内容更合理,重点更突出;针对发文过多,开会过多,不利于集中精力抓落实的状况,县委、县政府下发了《精简文件会议集中精力抓落实的通知》;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的问题,以“三级联创”为统领,大力实施“旗帜工程”,制定了综合示范乡镇、村和大户标准,确定创建综合示范乡镇党委5个,示范村党支部30个,示范大户100户;针对城区群众反映行路难的问题,筹资73万元及时对清风路、江岸路进行改造,目前已基本竣工。随着一件件群众反映强烈的事得到解决,许多群众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县上动真的,老百姓的事情也办好了。”
    春耕时节,桃元乡平安村的贫困户正为籽种问题忧虑时,县财政局的党员干部“雪中送炭”,带来了优质玉米种500斤,还有现金2200元,资助村里的特困孩子上学。粮食局党员干部也多次深入到中厂镇马鞍村和村民共谋发展大计,及时协调落实为村上新修一座便民桥和人畜饮水工程一处,并筹措资金1万元,帮助村民发展300余亩中药材。农业局将技术人员划分为养殖、种植、综合服务三支工作组,到生产一线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畜牧站的党员印制了便民服务卡200余张,发到全县畜牧养殖大户手中,实行“首问负责制”,随时上门提供优质服务。
    一个支部一盏灯,一个党员一面旗。县政协、宣传部、人劳局、环保局、民政局、工商局等都主动开展了党员与困难户或贫困学生结对帮扶活动。县职教中心、城关小学成立了“贫困学生基金会”,累计捐助学款9200余元。据统计,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参学单位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好事2000余件,其中捐资37517元,资助贫困学生344名,为49名困难群众捐资12387元。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如春风化雨,架起了一座座党和群众的连心桥。


    奏响发展最强音

    白河县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是 “党员受教育”的强劲东风,更是“群众得实惠”的时代注脚。广大党员的政治素质和认识水平显著提高,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合力奏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强音。
    广大党员的思想充分集中到以“提升一产、突破二产、带动三产”为主要内容的“二次创业”上来,实干为民,不断赋予“三苦”精神新内涵。县委常委带头开展了以组织一次弘扬 “三苦”精神座谈会、开展一次调研、撰写一篇体会文章、帮助一名贫困党员或下岗职工、给所联系的非公有制企业办一件实事为内容的“五个一”活动。县四大班子成员在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每人联系一个乡镇,包抓一个村或企业。18名县级领导包抓关系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29 个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逐项制定工作任务要求,每季度向常委会汇报一次情况。
    在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同时,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工作总体部署,以学教促落实,达到了两不误、两促进。县直部门进一步落实47个部门和21个中省单位,帮扶后高山贫困村包抓企业制度,积极推行“三三制”,三分之一的时间包村搞服务,三分之一的时间跑项目、争资金、抓企业,三分之一的时间搞好本职工作,努力为包建村和企业多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在农村经济上,大力宣传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围绕烤烟、蚕桑、畜牧等五大主导产业,开展“科技效益年”活动,努力促进农业主导产业提质增效。选调139名县、乡干部担任科技特派员和畜牧特派员,指导124个行政村的农户依靠科技,发展以养殖为主的各项农村产业。派驻110多名烤烟技术员,分批次深入村组面对面组织培训60多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多份,全面提升烤烟种植水平。在工业经济上,通过加强服务,优化环境,着力提高现有企业运行质量和水平,促使企业达产达效。截止4月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同比增长35.74%,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09%;非公有制经济完成总产值11756万元,实现营业收入14110万元,实现增加值352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xinwei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