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紫阳县不断加大富硒生态经济强县的建设进程,在发展特色产业上,基层普通党员干部发挥党员先进性,成为了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爱心给献特困人群的好党员
提起紫阳县绕溪乡岩峰村的党员张琪,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所办的社会福利生产合作社。从2001年到2004年,他办起了石材加工厂、沙砖厂、养羊厂、石灰加工厂,由过去的单项板石生产发展到造林护林、养猪、养羊、养鸭、生产水泥砌块和石灰、酿酒共八个项目,初步形成了种、养、石材加工、酿造业为一体的福利生产合作社。但让人意外的是他所招用的工人全部是特困孤寡的特困人群,他将12名痴聋寡哑的单身汉,实行包帮并户,安排他们统一吃住,给每人每年交140元的平安保险,给每人每年在信用社存入工资1200元,使他们老有所养。在张琪的帮助和带领下,还有13户村民彻底摆脱贫困,三年来,张琪帮带特困、孤寡户16户19人,缓解了政府和社会的压力,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爱心大使”
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土专家”
今年45岁的双安乡双河口村党员张满刚,是一个“忙人”,每当村民在养蚕技术方面有难题,作为“养蚕土专家”的他二话不说立马就出门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从1995年到2005年的十年间,刻苦钻研养蚕技术,大力发展蚕桑产业,他自费购买实用技术书,多次到安康蚕种厂参观学习,拜县林特局的专家、农技站的技术员为师,为了养蚕产业的“土专家”。并无私地向周围乡亲传授养蚕技术,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同组的村民有23户喂蚕4张以上,这些农户,都在栽桑养蚕中见了效益,过上了幸福的日子。2005年张满刚被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授予“安康农村杰出人才”荣誉称号。
暮年壮心不已的老党员
家住瓦庙镇瓦房村三组,今年62岁的何高礼,是一名有34年党龄的退休干部,何高礼退休那会儿,村上正在实施“茶、桑、魔芋”三大产业,2002年8月,他和村上干部还专门赴岚皋的四季乡、石门镇参观学习的魔芋栽培技术和防病技术。回来后就召集魔芋种植户进行集中培训,先后召开培训会六次,对400余人接受了系统培训。去年2月份,在魔芋户的请求下,何高礼垫资1万余元到安康购回了11吨魔芋专用肥及消毒防病药物,买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全村324户农户,就有188户魔芋种植在1亩以上,总种植面积达到302亩,3亩以上的就有17户。2004年全村魔芋产量达到50万斤,收入50万元,纯利润25万元。回到村上的近三年时间里,他很少在自己家呆,总是挨家挨户地去给别人嫁接板栗,给桑树修枝短梢,对老劣茶园改良。现在全村改造了老劣茶园170亩,建丰产密植桑园300亩,年发种300张左右,比2000年净增了3倍。茶园改良后,村上又引进了茶叶加工厂,茶农户均收入比2002以前净增了1200元左右。现如今,他每天都在忙着为村民们讲授科学技术,帮忙嫁接苗木、传授防虫防病知识。这些事情成了他这名退休老党员生活的主要内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