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紧抓先进性教育活动机遇,着力加强党员队伍和基层组织建设,激励党员立足岗位谋发展,服务群众葆先进,查民情、知民意、解难题,有力的凝聚了干部群众,促进了各项工作,真正使先进性教育活动成为石泉改革发展的“加速器”。
解读先进性 激活党员兴百业
如何通过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有效解决干部首先是党员干部“不适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等问题?触动党员思想,培养其力求上进精神和参与竞争意识;创新相关机制,不断优化让人才健康成长的环境,促使想干事、能干事和干成事者脱颖而出是关键。
今年初,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参会的1000多名同志多了一项不同于往年的议程:推荐后备干部。与此同时,县上第一次把对新提拔的乡镇干部考察范围扩大到了村两委负责人,县直部门则扩大到服务对象。通过广泛听取拟提拔对象在社区、街坊邻里等生活圈、社交圈的意见,让群众 也当起了选人用人的“伯乐”。这是石泉县委继成功推行全委会票决干部之后,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在革新选人用人机制方面的又一有益尝试。对新提拔干部试行新做法,对在职干部的使用同样重在创新。根据测评情况轮岗交流46各领导班子成员,其中5名乡镇副职交流到县直部门任职, 5名曾受组织处理但能正确对待且工作实绩突出的,被重新予以任用。有为就有位,实干出实绩,县上一次拿出80万元,兑现奖励2004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和个人,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一个部门和5名个人予以了记功、晋升工资、物质奖励等重奖。
一龙带活九江水。新的选人用人机制激励着广大党员纷纷在服务基层和群众中寻找发挥先进性的着力点,主动清理自身在新时期的种种“不适应”。县委及时把握这一良好态势,稳步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修订完善了“旗帜工程”活动规划(每年培养推选十个先进党委、十个先进支部、十名优秀党员),以此为总领,把全县党员划为机关、事业、企业、农村、社区和流动六类,分别设定管理目标、体现先进性的任务要求等,促使党员自觉结合岗位履行先进性要求,根据特长发挥先进性作用。同时,积极为党员展示本领提供平台,在大力倡导立足行业发挥先进性作用的基础上,将全县的村分为“红旗村”、“五好村”、创建村和整建村四类,开展给每个村培养5名以上的致富能人和优秀村组干部、创“百村万元竞赛”等活动。截至目前,全县已有99个村集体积累过万元,还涌现出了全身心投入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的“科技特派员”王良全、衷情医疗事业的张晓薇、数年如一日保证电力线路安全运营的杨祖忠、带头发展产业,引导村民脱贫致富的村支书余顺利等优秀党员典型,他们带动着全县8000多名党员勤勉创业,为推进石泉发展做着不懈努力。
体现先进性 凝聚人心谋发展
2005年5月19日,一起长达20年的信访案件在两河镇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两河镇新春村四组69岁农民陈达贵自1985年以来,屡次到各级机关上访,反映其“文革”期间,在群众派性斗争中被打伤致残问题。县、镇两级虽多次调查处理,但本人仍不满意。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县委决定借助活动彻底处理好这件信访陈案,在该镇举行了有陈达贵及县、镇、村相关人员参加的信访听证会。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陈达贵的各项诉求逐条予以答复。鉴于陈达贵体弱多病、家庭生活困难的实际,两河镇从2005年6月起给予本人适当的生活补助,直至其家庭脱贫。陈达贵满意地当场签字,逢人就说:多亏了先进性教育活动带来务实的作风,不然自己还背着“老上访户”的名号呢。
这是石泉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要求全县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察民情、知民意、解难题”的生动缩影。活动开展以来,县党政主要领导率先行动,分别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翻山越岭,深入所联的城关镇最边远的东风、水磨村和池河镇最边远的碾盘、柏安、桂花村等中高山村访贫问苦、调研“三农”问题,倾听群众呼声。县级党员干部纷纷下到企业、农村,走访座谈、看望慰问贫困户、现场办公解难题,掌握丰富详实的一线信息,倾听群众最真实的声音。针对边远贫困山区发展缓慢的问题,县委、县政府把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作为重中之重,从解决农村行路难、通讯难、就医难以及教育设施落后等群众最盼的事入手,在项目和资金上予以倾斜,集中力量实施通达工程、水窖工程、危房校舍改造等项目,并规划实施了17个移民新村和18个扶贫重点村建设。元至4月,党员干部深入163个中高山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1200多人次,为群众办实事1000余件,帮助基层落实各项发展资金1330万元,让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了净化,更让群众看到了党委倾情为民的诚意和决心。
永葆先进性 转变作风出实效
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正学风、转作风,求长效、葆先进,这是石泉县委提给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明确要求。
县委带头从减少文件、会议和应酬入手,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坚持做到写短文、开短会、讲短话,年初的12个工作会议实行集中套开,原来需要12天开完的会议集中三天开完,节约会议经费5万多元,保证各级党员干部把精力集中在抓落实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县城脏、乱、差和火车站进站道路急需改造等问题,县文明办、城建局等单位牵头,全力推进文明县城创建活动,对县城市容市貌进行综合整治,公厕、排(供)水、亮化工程全部动工,改变了对外形象。县政法系统定期召开执法监督员座谈会,加大了普法宣传和“巡回法庭”上门服务力度,快诉快审了在全县影响较大的陈文贵等六人盗窃案,得到群众拍手称快。县委常委会带头塑造廉洁勤政公仆形象,从班子建设、领导作风、干部管理、人际交往等方面向全县人民做出八项廉政承诺。为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工作力度,县纪委、监察局和财政局联合出台了《石泉县“3+1”财务审核汇签制度》,在县法院、公安局等7个部门试行取得成功后在全县全面推开。
作风一变天地宽,随着“改革抓企业、发展抓项目、保障抓党建”的“三个侧重”工作思路的推出,扎实深入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有力促进了良好发展氛围的形成。在全年安排的项目55个中,喜河水电站库区移民、新汉江大桥等重大项目,由分管领导逐个负责抓落实,目前已有25个项目开工建设,元至4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和民营企业产值与上年相比,分别同比增长了32.6%、13.1%和30.6%。围绕农民增收,认真开展服务农民工就业 的“春风行动”:派驻60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高效农业示范带开展科技承包;抽调200多名干部深入乡村抓蚕桑、畜牧产业发展;组织各乡镇产业服务队和涉农部门,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及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移民搬迁;提前启动实施6个待市级批准的重点村的部分项目建设;积极协调“西洽会”库区水产养殖招商引资项目落实,吸引河南客商投资1000万元在石泉库区从事渔业开发,借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强劲东风,不断增添石泉发展的勃勃生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