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省人口计生委要求,安康市突出工作重点,夯实责任,狠抓落实,扎实开展了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工作。截止到5月10日,全市共采集、提交核查信息237791条,反馈协查信息9107条,信息协查反馈率100%,较好地完成了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任务。
一是广泛宣传发动。各县区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进村入户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的意义和信息采集的相关知识和要求,为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白河、石泉、岚皋、平利等县向群众发放“人口基础信息核查信息采集明白单”;汉滨、汉阴、岚皋、宁陕、镇坪、旬阳等县区以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月活动和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为载体,深入乡镇和集镇开展宣传,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推动了人口计生基础信息采集的深入开展。
二是强化信息质量。信息质量是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的关键。为抓好信息采集,确保基础信息的采集质量,各县区按照“村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项不出错”的原则,采取不同形式,逐村、逐户、逐人对目标人群的信息进行了拉网式摸底登记,查验其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医学出生证明等有关证件。实行“谁联村、谁调查、谁登记、谁负责”工作责任制,逐级逐人夯实工作责任,将信息采集质量与工资报酬相挂钩,并对登记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强化与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做好人口计生基础信息的审核、比对。
石泉、宁陕、平利县充分利用网络、电话、信件等信息手段,加强与外地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的联系,积极破解基础信息协查难题,促进了人口计生基础信息协查的顺利开展。旬阳县结合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月活动的开展,以户为单位,按照人口计生基础信息采集卡逐人逐项进行填写,户主、调查人员、联村领导三方签名确认,乡(镇、办)主要领导审核签名,各乡镇调查登记结束后,统一报送到县人口计生局进行审核,确保了信息采集的质量。汉阴县实行信息采集“三步走”,即首先到派出所过录户籍基本信息,再进行入户采集、补充户口不在本地的常住人口信息;最后结合全员人口、教育、民政的人口信息进行比对,加快了信息采集速度,提高了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的质量。
三是精心组织培训。全市各级及时召开人口计生基础信息采集培训班240期,培训人员6000余人次,确保了信息采集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组织县区人口计生信息化工作人员参加了省上组织的人口计生基础信息核查录入软件培训班,对10县区200个乡镇的300多名微机操作人员进行了培训。市上结合督查指导,多次深入到人口大乡大镇(办事处)进行“手把手”指导,对信息核查的方法、步骤、如何登记、如何建档、如何进行微机操作、如何反馈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对各县区、乡镇在核查、协查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市上及时将解决办法及时用电话、传真、安康人口网、信息化QQ群等形式进行回复和反馈,对解决不了的技术问题,及时向国家和省人口计生委进行咨询,寻求解决办法,并发布操作流程。
四是严把信息录入反馈关。各县区、乡镇(办)都安排了专人进行人口计生基础信息录入、反馈,确保信息核查、协查质量。汉阴县、旬阳县、岚皋县、镇坪县采取“一二一”工作法(一人进行录入反馈,两个人进行核对,最后分管领导检查确认),确保了录入反馈信息的完整准确,有效地减少了录入错误的发生。市、县(区)人口计生局将各个乡镇录入反馈信息进行审核,并多次抽取目标人群个案信息资料,进村入户,逐条进行核对,检查核查信息是否完整准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