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产业是紫阳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是加快实现农村突破发展、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的最为有效的途径。蔬菜产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及缓解市场供需矛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紫阳县农业局把蔬菜产业开发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坚持“政府扶持、部门引导、群众主导、市场调节、集中连片、区域布局、规模发展、大户带动”的基本思路,以露天蔬菜为主,大棚蔬菜并重,积极培育专业菜农和种植大户,实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经过几年的发展,全县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提高了本地菜市场占有率,稳定了本县蔬菜价格,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特别是大棚蔬菜生产已经在我县部分乡镇规模发展,实现了紫阳县设施蔬菜生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全县年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14.1万亩,总产量达到13.1万吨,商品菜面积达到0.72万亩,标准化露地蔬菜5000余亩,设施蔬菜大棚258个。通过大力扩大蔬菜生产规模,目前形成了以双安、向阳、城关、洞河等乡镇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建成蔬菜专业村10个,今年将继续实施设施蔬菜示范工程,新发展蔬菜大棚1000个。
为不断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县农业局从湖北省聘请蔬菜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到紫阳,深入到设施蔬菜生产的第一线,在大棚里、田间地头手把手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随着襄渝铁路复线通车和包茂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制约紫阳县发展的交通瓶颈将得到极大的改善,紫阳县将融入重庆、西安、武汉大城市半日经济圈。这些都给我县发展以蔬菜为重点的农产品带来的机遇,创造了条件。针对这一条件,并结合紫阳县蔬菜市场实际情况,一方面出台各项措施加大发展蔬菜产业的力度,另一方面,加大品种布局调整,重点种植相对短缺的时令蔬菜,春季主要发展四季豆、豇豆、辣椒、西红柿和茄子,秋季主要发展芹菜、莴笋、葱蒜等,为本地蔬菜进入安康、西安等市场做好准备。
针对大棚蔬菜的田间管理,县农业局组织技术干部深入到每个大棚种植户,面对面的指导,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努力做到在经济效益最佳时段上市,提高大棚蔬菜种植效益。县农广校利用自身优势,聘请专家,举办蔬菜技术培训班,对全县的蔬菜生产农户进行集中培训,不断增强菜农的科技意识,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
蔬菜生产有着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以设施蔬菜为例,一座塑料大棚(0.5亩)嫁接黄瓜套种辣椒纯收12000元,折合亩收入2.4万元,投产比1:7.3。设施蔬菜生产的高效益,为该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