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五五”普法启动以来,白河县紧紧围绕全县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结合新形势和当前工作的需要,突出抓好了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和进单位的“法律六进”活动,不断创新方法,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了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了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了全县法制化管理水平。
高点规划: 合力推进“依法治县进程
立足实际,白河县委、县政府制订了《白河县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的第五个五年规划》,明确了该县“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组织领导及保障措施等,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也正是基于白河县特殊环境,决定了该县“五五”普法依法治县工作必须从解决人的思想认识入手,只有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切入点,通过源头施治、夯实基础,把法制观念、法治文化、法治理念传播、灌输、渗透到广大干群的思想和行动中,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化解矛盾。鉴于此,县委、县政府把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推进依法治县工作的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以及各层次会议研究部署,成立了领导组织,建立了各项机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措施,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的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出了“人人崇尚法律、遵守法律、运用法律”的浓厚法治氛围,推动了经济发展,维护了社会稳定、平安与和谐。
“五五”普法以来,白河县因地制宜,大胆创新,突出普法重点,有的放矢,倾力抓好法制宣传,收到了明显成效,实现了法制宣传教育的全覆盖。把“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作为主战场,重点抓好了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农民、企业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的管理与培训。同时,不断创新和丰富其形式内容,赋予其丰富内涵,使“法律六进”真正深入人心。
创新形式: 精心构建“五五”建普法网络
针对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农民及企业管理人员等重点对象存在的不同特点。该县采取分类施教,分门别类的制定出符合各自实际的教育方式。领导干部学法注重将法律制度化、规范化,每年组织学习法律政策均在5次以上,实施了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 “五五”普法以来,全县共有200余名干部通过任前考试,走上领导岗位;对公务员队伍学法方面,每年由治县办、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局、司法局统一对全县1000余人集中进行了“五五”普法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大大强化了干部的法律意识。青少年方面,该县坚持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重点,在全县所有中小学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50余人,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大纲,做到了有计划、课时、师资、教材“四落实”。2006年以来,全县共开展各类法制教育讲座200余场次,有重点地对全县近3万余名师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广大师生受到了生动的法律法规教育,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了法治示范校园的创建活动,现已启动创建了城关中心小学、西营蔓营小学等10个法治示范校园。全县各相关部门,结合实际,纷纷走出机关,进入乡村,以农民为重点,积极开展农村基层法律宣传培训工作。2006年以来,共开展“送法下乡”和“法律进村”(社区)活动200余场次,散发资料12万份,接受群众法律咨询5600余人次,参与活动的农民群众达8.5万人。共举办乡(镇)、村(社区)干部培训班100余期,参训人员达到10000余人次;到村(社区)巡回放映法制电影630余场次,观看电影群众达24万人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