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阳县在党员信息库建设工作中,以“基础工作扎实、信息采集标准、工作运行规范”为目标,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截止2009年10月底,44个党委(工委)党员全部入库,已完成全员信息库建设工作,并做到了直统报表。
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责任。一是规划部署到位。制定下发了《关于建立农村党员信息库扎实推进“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的实施意见》,明确建库工作整体规划,主要内容和工作要求,对信息库建设进行了周密系统的部署。二是组织培训到位。在各党委过去建库和培训的基础上,对全县44个基层党委的所有建库人员及分管此项工作的副书记就信息采集、《系统2005v2.0》及“升级晋档”信息库的建立应用等内容进行了集中辅导培训,确保了党员信息库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硬件设施到位。县委组织部为44个党委(工委)统一配备了《中国共产党基本信息管理系统2005》软件及U盘;采取“县管党费补助一点、乡镇自筹一点”的办法,共筹措资金15万元为全县28个乡镇党委统一配备了专用笔记本电脑一台,做到专人专机、专机专用。同时,各县直党委(工委)也配备了专用电脑;四是人员配备到位。为加强对“两库”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求各建库单位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各支部书记和具体建库人员为成员的党员信息库和“升级晋档”信息库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
严格操作程序,提高建库质量。一是统一采集标准。为使信息采集、录入准确规范,该县统一印发了《旬阳县党组织信息采集表》、《旬阳县基层党组织班子成员信息采集表》、《旬阳县党员信息采集表》和《旬阳县申请入党人信息采集表》。凡是信息库中涉及的所有项目内容全部列入到采集表中。同时,还印制了《旬阳县党员信息库建设信息采集填写范例》,统一了各种信息内容的采集口径。二是灵活采集方式。以基层党委为单位,采取查阅档案、与本人见面核实、座谈等方式进行全面信息采集。对于采集不准确、不完整的,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历史档案的形式予以核实,做到应填必填,准确详实。对于流出党员,党支部通过打电话、发信函等方式与该党员取得联系,以证实各项信息的准确性;无法联系本人的,通过询问其家人、查阅户籍档案、入党材料等途径予以核实;对入党申请人信息也规范录入,发展新党员时,党委进行查验。三是严格分类审核。为确保信息的准确性,采取分类负责的方法把住信息采集质量关。对党组织的信息由县委组织部和基层党委(工委)进行审核;对党员和申请入党人的信息,由各基层党委和各支部进行审核;四是分级录入信息。各基层党委(工委)信息库由各基层党(工)委进行录入,在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形成上报数据,最后由县委组织部在对各项内容逐人、逐支部、逐党委全面审核汇总后,形成完整准确的全县党员信息库。
建立规章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制定和完善了《旬阳县党员信息库和“升级晋档”信息库建立、维护及管理办法》,县委组织部和44个党(工)委分级建立了四项制度,并全部喷绘上墙。一是组织领导制度。明确了基层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和支部书记在建库工作中的责任,党(工)委书记负总责,党委副书记负直接责任,党支部书记负具体责任。坚决杜绝虚报、瞒报、随意填报行为的发生。对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严肃查处;二是信息库管理员管理制度。要求各党(工)委选拔一名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从事单位党务工作,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党员担任信息库管理人员。明确了信息管理员的职责,县委组织部统一建立信息库管理员台帐。要求信息库管理员保持相对稳定,如确需更换,要先做好工作交接,并于7日内报县委组织部备案。因管理不善、违规操作或其他人为因素造成信息库损坏或数据丢失等严重后果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三是信息库日常维护与更新制度。要求各党委对党组织、党员、申请入党人员的变化信息,每月定期进行一次汇总、核查和录入,并于每月30日前向县委组织部报送数据更新情况。对长时间不维护信息,不按上级要求上报信息库数据,拖延办理的信息库管理员要进行思想教育,出现上述情况三次以上的县委组织部将在全县通报批评;四是信息安全保密及文档管理制度。要求各党委信息库必须专人专机管理。严禁将装有党员信息库的计算机与国际互联网等网络联接,不得在网络上传递党组织和党员信息。不得在党员信息库和“升级晋档”库专用计算机内存储来源不明的文件,使用来源不明的软盘、光盘、移动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严格遵守数据库保密制度,任何个人不得随意将信息数据向外界泄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