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县优化投资环境建设综述

    栽下梧桐树 引来金凤凰

    作者:谢应波 时间:2010-06-29 17:53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加快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紫阳县牢固树立“投资环境就是生产力”和“抓投资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按照“力度再加大,内容再丰富,机制再创新”的要求,深入开展投资环境治理年活动,形成了广泛参与、政府部门充分发挥保障职能、保障机制体制逐步完善的良好投资环境建设工作局面。

    强化宣传    营造氛围

      
      近年来,该县提出了实施“优化环境、招商引资、工业强县”的战略,把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县上成立了投资环境保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每年开展投资环境治理活动,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逐级分解目标任务,层层夯实工作责任,加大优化投资环境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利用会议、文件、简报以及各种新闻媒体对全县在治理投资环境工作中的亮点、热点、焦点、难点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报道。县工商、地税、国税、公安等县级职能部门根据各自行业特点,公开承诺服务范围,部门的“一把手”在县电视台,分别就本单位首问责任、办事时限、审批许可、执法检查、执收执罚和违诺责任等有关事项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同时,还利用发放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设立意见箱及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等形式,先后共收集到投资环境建设意见建议40余条,根据社会各方的建议和意见,及时寻找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整改方案。让“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投资环境”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形成共识。

    四条措施   规范管理

      政务投资环境是打造县域经济环境优势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中采取四条措施打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保障。一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对所有的审批环节和收费项目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先后废止“三乱”项目和条款等796项,减少审批环节377项,进一步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办事效率。二是严格规范收费检查事项。控制多头重复检查,实行“执法检查报备制”,依法检查须由执法单位申报,由县投资环境办保障公室备案审批,没有报备的,受检单位可坚决抵制。实行判罚分离、收支两条线,坚决制止和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现象发生。三是深化政务(办事)公开程序。健全完善了政务公开各项管理制度,推行公开公示制,从立项、审批到注册登记、后续服务等方面,按照规范、高效、务实的工作程序,减少中间环节,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为企业提供快速、便捷、简便的审批途径。同时,在25个乡镇全部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实现投资环境问题接访协调“一站式”服务。四是修订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坚持政策跟着项目走,从政策上降低招商门槛,营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出台了《支持保护外商企业投资的若干规定》,修改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编制了《外商投资企业税费明白卡》和《外商投资服务指南》。对外来企业实行 “一事一议”,积极兑现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去年以来共减免各项税费120多万元,为企业提供服务资金400多万元 。真正栽好政策这棵“梧桐树”,引来投资者这些“金凤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丹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