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哗哗的下;洪魔,像狂放不桀的恶龙般肆虐。7月16日至18日,安康历经了自2005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强降水过程。截止18日晚10时,安康电站最大入库出现50年一遇洪水,安康城区段汉江流量达20500立方米每秒,城区低洼地段相继被洪水“沦陷”,昔日的居民闹区里呈现一片汪洋。
灾情就是无声的命令。安康市人大机关在面对重大洪涝灾害,迅速转移工作重点,全力以赴抗洪救灾,临危不惧,反应迅速,指挥有力,组织机关全体干部职工迅速赶赴包抓责任区老城区丁字前街,同街区的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昼夜奋战,勇斗洪峰,谱写了一曲敢于胜利地抗洪救灾壮歌。
连日的强降雨来势猛强度大,市人大机关未雨绸缪,防汛突击队进入一级临战状态。18日安康城区汉江段出现了超警戒水位,城区防汛指挥部16时发布了防汛1号命令,市人大机关突击队员立即出击,帮助包抓重点户撤离现场;随着汛情越发严峻,城区防汛指挥部18时50分发布了防汛2号命令,市人大机关所有人员火速集结丁字前街发动群众安全撤离。
夜幕将临,大雨如注,人声鼎沸。在市人大常务副主任吴德珠的现场指挥下,人大机关干部职工挨家挨户动员和组织群众转移财产立即撤离。来回奔走,反复叮嘱,群众紧急收拾行李关门上锁,在限定时间内陆续转移到了安全地带。伴随洪水徐徐漫过丁字前街,市人大机关包抓的防汛责任区里81户278人全部做到了安全撤离,把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大雨不停地下着,洪水不停地涨着,市人大机关把干部职工编排成三个组,每组由领导带队,在洪水警戒处轮流值班夜守。他们关注着雨情汛情,留意着群众舆情,总结着防汛工作得失;遇有群众反映问题,协调老城办事处千方百计解决。饿了就吃几口方便面,困了就在雨中走走转转,直到洪峰缓慢减小和水势逐步回落,陪伴雨声和水声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7月19日清早,市人大常务副主任吴德珠深入到朝阳门外的丁字街查看灾情,此时洪水尚未完全退去,低屋矮舍还浸泡在水中,灾民们涉水忙碌地清理杂物。大灾过后防大疫,担任双创指挥部副总指挥的吴德珠,立即安排市双创办调集力量切实做好灾后防疫工作。同时返回市人大召开紧急会议,动员机关全体干部深入所联片区查灾救灾,帮助群众重建家园。
灾后群众最急需的是饮用水和食物。市人大机关挤出5400元资金,迅速采购了90箱矿泉水和90件方便面,及时送到了所联片区灾民手中。在此基础上兵分两路,6名干部负责帮助社区逐家逐户调查灾情了解损失,形成材料实事求是地报给老城办事处;还有30多名干部采取划片分组包户的办法,自带铁铲帮助灾民清理淤泥杂物,尽快让灾区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7月19日中午,丁字前街灾后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随处可见市人大机关干部紧张繁忙的身影,有的问灾情,有的铲淤泥,有的帮助灾民解决临时生活,有的耐心做群众思想工作维护稳定,有的动员群众灾后消毒防疫。而此时,市人大常务副主任吴德珠又带领防汛抢险指导组风尘仆仆地赶往岚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