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市委召开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

    用科学的发展观谋划安康“十一五”发展

    作者:董良军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6月 30日上午,市委一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在市委会议厅隆重举行。市委书记黄玮、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吾勇、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明、市委副书记刘维东、彭随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晁俊年、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原忠德、市委常委、副市长何俊明、市委常委、秘书长邹明、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赵化成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黄玮、刘建明分别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大会由刘维东主持。

    这次市委全体扩大会议的任务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总结今年上半年工作、重点安排下半年任务的基础上,认真谋划安康“十一五”规划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组织动员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以高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黄玮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全委扩大会议作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谋划安康“十一五”的发展》的报告。她说,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重点,扎实工作,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预计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57亿元,增速高于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总结上半年工作,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以“药水游”特色产业建设为重点,推动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二是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安康为目标,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三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方向,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力度加大。四是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黄玮着重就"十一五"规划编制和安康今后一个时期的发掌问题讲了六点意见。

    一、正确分析安康发展面临的形势

    安康正面临着一系列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国家为缓解能源约束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将加快电源、电网建设,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我市加快汉江水资源开发带来良好机遇;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加快实施,特别是随着西安至安康、安康至重庆、安康至武汉三条铁路复线以及安康至汉中、西安至安康、安康至重庆、安康至武汉四条高速公路等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不仅将彻底改变我市封闭落后局面,把安康发展纳入全国经济大局之中,而且几百亿的投资将给今后五年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拉动效应;再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以结构快速变动为特征的大众消费时代,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正由供给式、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人们更加追求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消费,更加注重休闲养生,而安康“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自然绿色禀赋,必将为我市生态旅游和绿色食品等绿色产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应当说,安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而不能丧失机遇,必须开拓进取而不能因循守旧,必须加快发展而不能甘于落后。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正确分析和把握安康发展的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性和责任感,抓住有利机遇,全力推进发展。

    二、科学制定“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基本要求是: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以推进"药水游"三大产业发展为重点,以加快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为关键,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经过五年的努力,把安康初步建成融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电资源开发为一体,集能源和交通为优势,以现代中药和生态旅游为支撑的生态旅游胜地、水电能源基地、秦巴药业基地、区域交通枢纽和山水园林城市。
    “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 %以上,到2010 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 亿元,全市整体进入小康社会。
    ――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药水游”三大产业规模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0 %以上。秦巴医药成为知名品牌,生态旅游蓬勃兴起,汉江干支流开发基本完成,区域特色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境内铁路复线、高速公路和“三横七纵”路网建设基本完成,交通枢纽地位日趋突出,生态环境建设不断巩固和优化。
    -― 山水园林城市初步形成。中心城市骨架按规划拓展,一批主要市政工程全面竣工,城市面貌和市政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城镇功能进一步提升,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城市人口发展到40 万人左右。
    -― 和谐安康建设初显成效。党的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的素质普遍增强,城乡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完成上述目标,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条原则:必须着力解放思想。必须加快经济发展。必须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三、继续突出"药水游"三大产业建设

    要在加快生态旅游发展上实施突破。各级各部门必须统一认识,步调一致,加大力度,形成"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合力。要高起点规划。在招标全国一流专家做好旅游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安康山水园林城市建设为中心,按照大力发展以汉江梯级开发的库区水面为重点的汉水文化游、以秦岭南麓为重点的原始森林游、以南宫山和千家坪周边开发为重点的巴山风情游的“一心三线”总体布局,努力做大"汉水文化、秦巴山水、农家风情"三大旅游品牌,科学制定全市生态旅游重点景区的建设详规,率先在宁陕、岚皋、汉滨实施突破。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做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促销。各地发展旅游业必须服从全市总体规划,严禁一哄而上,严禁低水平建设,严禁破坏性开发;要高标准建设。按照“突出特色、深度开发”的要求,抓住基础设施、精品景区、服务体系三大重点,切实把生态旅游建设与汉水文化建设、绿色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山水城镇建设、绿色家园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精心做好“吃、住、行、游、购、娱”六篇文章,全方位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三要高水平管理。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发展理念,把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有机结合,进一步理顺旅游业管理体制,突出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实行资金捆绑使用和旅游必品牌捆绑促销。要高度重视旅游软环境建设,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旅游经营秩序管理,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和谐的旅游环境。

    要在发展特色工业上实施突破。要进一步强化工业意识,创造工业发展环境,加大工业发展力度。要依托现有工业基础和优势资源,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整合,用先进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扩张工业总量。要加快企业改革,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着力盘活存量资产,提高骨干企业规模效益。要树立开放办工业的理念,着眼于现代中药、水电能源、绿色食品、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和建设,大力支持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和产品质量好的新建企业的发展,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成千上亿元的骨干企业。要把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结合起来,支持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走循环经济和节约经济的路子,提高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水平。

    要在做大做强绿色产业上实施突破。重点抓好企业培育、基地建设、市场开拓三个关键环节,加快构建生产、加工、研发和营销四大体系,努力实现绿色产业的种养规模化、加工产业化、开发现代化和销售市场化目标。在规模化生产上,着力解决种养分散、不成批量的问题,坚持因地制宜,优选适生品种,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集中力量建成几个规模较大、品种集中、专业化水平较高的绿色种养区和示范带。要建立基地和产业稳定发展机制,积极推广"订单农业",鼓励企业自主创办种养基地,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维护种养业主和企业的利益。在产品深加工上,着力解决龙头弱小、带动力不强的问题,切实搞好现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技术改造,扩大招商引资和支持民营工业进入产业加工领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龙头企业,带动绿色产业健康发展。在市场开拓上,着力解决各自为战、影响力不够的问题,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十分重视产品的深度研发,加快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做好产品的宣传推介工作,努力提高我市中药材和绿色食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

    要进一步加强公路交通建设。要在大力支持西康、襄渝铁路复线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三条高速公路安康段、通县二级路和县乡油路建设;要调整路网。把公路建设的重点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向旅游开发的精品景区、向投资项目较为集中的地方倾斜,科学编制全市交通建设规划,合理调整公路建设布局,加快形成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要提高水平。以提高公路等级、增强通达能力为目标,以改善城乡交通条件、打破交通瓶颈制约、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为重点,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护,形成出境以高速路为主、通县以二级路为主、县乡以油路为主的公路体系,使安康成为联南接北、承东启西的重要区域交通枢纽。

    要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科学定位。以山水园林休闲旅游为特色的城市绿色家园,是我市城镇化建设的基本定位。把城市自然山水和人工环境和谐统一起来,使汉江穿城流淌、两岸景色优美、山坡错落有致、建筑风格独特,江南具有历史品位,江北带有现代气息,山、水、林、城相互交融,体现出自然、宁静、优美的独特魅力,努力把安康中心城市建设成为集山水风光、人文景观、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林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要加快建设。“十一五”期间,安康中心城市建设初步设想是按照“一江两岸、四桥连接、组团分布、环道串联”的布局,重点抓好“一湖(东湖)、两区(江南片区、江北片区)、三路(安康大道、滨江大道、环城干道江南段)、四桥(汉江大桥、汉江关庙大桥、汉江七里沟大桥、汉江中渡大桥)、四场(金州广场、中心广场、桥西广场、双城广场)”建设,进一步拉大城市骨架,扩大城市规模,提高城市品位,增强辐射带动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要依据自己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风格,尊重、研究和弘扬自身的特点,树立现代生态时尚,体现鲜明的个性特征。

    要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在加快发展的指导思想上,我们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因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推动区域经济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路子。要重点抓好生态保护工程、是绿化造林工程、是环境治理工程三项工程,使安康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五、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安康

    构建和谐安康必须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安康必须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构建和谐安康必须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安康必须增强全民创造活力。

    六、切实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全市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不断加深对市情县情的认识,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加深对和谐安康建设的把握,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领导班子,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要扎实搞好第二批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着力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刘建明讲话中分析了上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他说,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市委一届八次会议和市人大一届七次会议提出的各项任务,经济保持协调发展和良好态势。预计上半年实现GDP57亿元,增长8%;完成财政总收入4.63亿元,同比增长12.7%;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917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7元,增长15%。

    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经济健康发展。预计夏粮总产29.14万吨,油料总产5.5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2%、21.9%;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二是工业保持较高增速。预计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8亿元,增长23%;三是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预计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我市确定的4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1亿元,;四是财政金融运行平稳。五是改革开放力度加大,116户国有企业改制攻坚全面展开;六是社会事业取得进步;七是群众生活继续改善。新增城镇就业6300人。

    刘建明要求,下半年要着力抓好八项重点工作。一要确保农民稳定增收。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毫不放松地抓好蚕桑、茶叶、烤烟、中药材、蔬菜、等特色产业。加强劳动技能培训,扩大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要力促工业增速提效。各级国资委(经委)、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税务、法院、国土、房产、银行以及各企业主管部门,要紧密配合,打好国企改革攻坚战;三要提升旅游产业水平。要认真学习借鉴河南栾川经验,抓好旅游规划编修,精心打造旅游品牌。在集中推出瀛湖品牌同时,汉滨、平利、岚皋、宁陕等县区要发挥优势,积极开发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精心打造知名品牌。精心组织好"十一"黄金周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实现全年接待游客1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亿元的目标;四要确保完成投资计划。竭力支持中省在安布局的铁路、高速公路、大型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五要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努力形成城市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六要推进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七要切实解决群众困难,让更多的群众得到实惠;八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各级都要抓紧抓实防汛防滑的各项准备,坚决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市委委员、候补委员,市人大各副主任、市政府各副市长、市长助理,市政协各副书记,军分区政委,市法院院长,市检察院检察长,市总工会主席,市直各部门、各县区主要领导、各人民团体、中省驻安各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图片报到 罗新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xinwei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