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暴雨洪涝灾害之后,白河迅速把工作重心转向灾后重建工作之中,采取五项硬举措,确保灾后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一、及时全面安排部署。7月27日下午,县政府召开第24次常务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灾后重建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县7.8防汛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同时成立房屋重建及信访维稳组、宣传报道组、项目编报及公益设施重建组、道路及电力恢复重建组、灾情核查及灾民安置组、灾害预防及水利重建组6个工作组,具体负责全县的防汛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
二、迅速编报重建规划。为了迅速恢复大灾之后城乡基础面貌,根据省、市的总体要求,要求各相关部门按照“轻重缓急、立足长远、科学论证”的原则,务必于8月8日前,编制出《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农业生产及林业保护设施规划》、《水利及防洪规划》、《城乡住房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市场服务体系规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1总7专”8个大型规划,积极向省市争取灾后重建资金,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三、重新修订防汛预案。7.18洪涝自然灾害,白河段汉江流量猛增至22000立方米/秒,最高水位达191.3米,属60一遇洪水,县内白石河流量达到1700立方米/秒,是1975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流量,属百年一遇洪水。年初,县水利部门和各乡镇编制的《防汛预案》只考虑了常规洪水下的各项紧急抢险撤离措施,而这次洪水流量之大、水位之高、来之迅猛,远远超出了预期,正常洪水下的预警方案远远不能满足紧急情况下的需要。根据这种情况,县水利防汛部门会同国土、城建等其它部门迅速组织技术力量,实地勘查比对,反复计算数据,重新修订《防汛预案》,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实用性,确保来超量洪水时,预案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四、有效防范次生灾害。7.18暴雨洪涝灾害之后,我县立即成立地质灾害核查组,分赴15个乡镇124个村,进行“地毯式”拉网排查,全县共发现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40处,及时组织撤离威胁人员1339人。对这些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按照“一名干部包抓一处、一名群众监测一处”的要求,实行24小时监测观察,与此同时,邀请市国土部门地质专家来县核查鉴定,严格按照专家意见及时组织好排险治理。
五、重点抓好房屋重建。7.18暴雨洪涝灾害,造成全县6752间房屋倒塌,8285间房屋成危房。安置好受灾群众成为全县上下的首要任务。各乡镇、相关部门紧密结合统筹城乡发展“1630”工程规划,扎实抓好倒塌、受损房屋重建工作,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城建部门及时鉴定危房等级,能够维修加固的迅速组织维修加固,不能够居住的一律不得居住,凡是新建房屋严格遵守“三避一高”原则,由水利、国土、城建三家实地踏勘,会商办理建房手续,保证新建房屋安全,所有灾后重建房屋必然在入冬前全部竣工入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