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全市蚕桑生产灾后自救工作紧张有序开展

    作者:孙自余 王富炳 时间:2010-08-01 17:45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7.18”洪灾给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给我市蚕桑生产和蚕桑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截止7月26日统计,全市因灾损毁蚕室7441间,损毁蚕具15000余套,因灾损毁桑树育苗420亩、650万株,损毁桑园面积7.9万亩,灾害致使全市蚕桑生产直接经济损失达10757.3万元。
      灾情发生后,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市林业局党委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在全面做好面上生产救灾和灾后自救工作的同时,对蚕桑生产恢复自救工作也进行了全面安排。一是核实灾情,统计上报。灾情统计要求准确、真实,不得漏报,更不能冒报、虚报,夸大灾情,确保底子清,情况明,为灾后重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对统计汇总的情况及时上报省级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扶持。二是深入灾区,查灾救灾。为进一步帮扶灾区搞好灾后重建工作,市林业局抽调蚕桑技术人员9名,分成3 个工作组,先后深入到汉滨、汉阴、紫阳、岚皋、平利5县区12个乡镇进行查灾救灾,现场指导救灾工作。并针对灾后实际,通过印发明白纸、网站发布等形式将桑园灾后重建技术要点进行宣传推广,确保灾后自救取得实效。三是分析形势,坚定信心。7月30日,市林业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屈爱勇同志专题召开办公会,在全面总结前期生产救灾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蚕桑生产面临的形势,明确提出把养好秋蚕作为当前开展灾后自救的一项重要措施,务必抓紧抓好,全市秋季养蚕不得低于15万张,以此增加灾民的当年收入。同时要求市县蚕桑技术单位要搞好技术、物资、优质蚕种供应等各项服务工作,坚决实现以秋补夏目标。
      各县区蚕桑部门在大灾面前,不等不靠,在全面查清灾情的基础上,科学决策,及时行动,并出台了送化肥、送蚕药、送蚕具、送技术、免费发种等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帮扶措施,使全市蚕桑生产灾后自救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dmin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晚上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晚上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安康市人民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