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来,我市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干部选任制度改革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为扩大选人用人视野,打破干部选拔任用论资排辈和只从党政机关内部选拔领导干部的“体内循环”现象,我市积极开展公开选拔工作,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在公选中脱颖而出,走上了相应的领导岗位,全市共开展公开选拔31次,4000余名干部报名参与,共有210名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其中正县级2名、副县级28名、正科6名,副科174名。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领导干部五种能力要求和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决定,市委经过认真研究,于去年8月将各部门选派的54名副县级后备干部选派到瀛湖绿化、改制企业、重点项目建设和纪检、信访等重、险、难岗位进行为期半年的锻炼,经考核考察,考核为优秀的23名锻炼干部被提拔到副县级领导岗位,占同批新提拔干部总数的79.3%。目前,第二批参加锻炼的31名副县级后备干部已全部到达锻炼岗位。
在干部选拔过程中,紧紧抓住推荐,考察、任用等关键环节,把民主推荐作为干部考察的基础性环节,考察对象确定后,在一定范围内发布考察预告,接受群众监督;干部任用前,实行5天的公示期,使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全面得到落实。
提高选人用人质量,关键在于干部任用的民主化,通过探索实行差额考察,差额票决和全委会票决等制度,避免干部选拔任用由“少数人说了算”,杜绝了跑官要官和买官卖官现象发生,实现了干部任用的科学化,民主化。
市委组织(人事)部门明确要求竞争上岗作为各单位中层缺职补员和轮岗交流的必经程序,凡未经过竞争上岗的一般不予审批,全市各级党政机关都把竞争上岗作为选人用人的基本方式,多数单位通过竞争上岗实现了干部“新老交替”,增强了火力。为安康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