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平利开展创先争优推进灾后重建

    作者:段全波 时间:2010-08-12 14:46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7.18特大洪涝灾害导致平利12个乡镇13.9万人受灾,大量房屋倒塌致危,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农业生产受到致命冲击,直接经济损失4.7亿元。面对灾情,平利县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灾后重建作为创先争优最大实践,以灾后重建的成果检验创先争优的实效,收到显著成效,取得灾后重建阶段性胜利。
           一是农村党员真帮扶勇当 “排头兵”
           该县制定下发了《关于组织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扎实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通知》,在广大农村党员中积极开展无灾帮有灾、小灾帮大灾、亲帮亲、邻帮邻、干部帮群众的互帮互助活动,落实农村党员灾后重建工作“三定二帮”责任制,即:定时间、定对象、定目标任务;帮助开展生产自救、帮助安置灾民。村党组织把党员挂钩受灾户的分工情况、工作职责、履责承诺、完成情况等及时在村务公布栏中进行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确保了灾后重建工作快速有序开展。同时,实行了村两委干部、党小组长、党代表包片负责制,逐户开展救灾工作,将灾后重建工作具体落实到人。截至目前,有800名有能力的农村党员与1437户受灾户结成了“1+1、1+X”帮扶对子,通过腾挪村级办公场所、仓库学校用房、党员干部私人用房以及设露天蓬的方式,使1800户受灾群众得到了及时安置,帮助受灾群众制定重建规划72个,抢种补种农作物近6000亩,清淤扶苗补肥2.57万亩。
           二是机关党员伸援手争当“主力军” 
           50个县直包村单位按照县委《党员干部“下基层送温暖”活动》内容要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本单位包村干部、在职党员、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成立灾后重建工作服务小分队,联乡驻村抓好灾民安置、住房重建、疫情防治、设施抢修、农业补损和工矿企业恢复生产等各项工作。交通部门党员干部组成9个道路抢险工作组,每天投入机械200多台班;城建、国土等部门专业技术干部迅速开展受灾群众安置选址、规划、论证,启动首批受灾群众建房;农业部门158名农技干部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面对面开展生产自救和技术指导;20名优秀年青后备干部入驻重点企业,专职进行援建帮扶。截至目前,全县发放救灾资金117.6万元,救灾物资近20000件,恢复通村组公路126条,出动医疗救护队16支110人次,协调解决临时安置住房1685间,修复损毁房屋1161户3258间,帮助受灾群众修复农田及耕地3280亩,恢复农作物35250亩。
           三是流动党员献爱心抢当“贴心人”
           灾情发生后,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寄发《致流动党员一封信》、QQ群、电话等方式,与流动党员取得联系,将受灾情况告知外出流动党员们,号召奉献爱心,援助家乡开展生产自救,为家乡抗灾自救作贡献。外出流动党员甘肃三立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大培,在得知家乡遭受了7.18特大暴雨洪灾的消息后,心系故乡,情系灾区,组织公司平利籍在外人士慷慨解囊捐款,还委托自己的父亲以个人名义捐资2万元。目前,全县650名外出流动党员为受灾群众捐款40多万元及价值6万余元的物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仵思桐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