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第一天,紫阳县许多村支委多了一张张新鲜的脸孔,他们都是在最近村党支部换届中选举出来的新成员。截至6月底,全县206个村、7个社区和7个居委会党组织已全部换届完毕。在新班子中,一批年富力强的“能人”执掌帅印,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人。
今年是该县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年,紫阳县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素质为目的,着力选好配强村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县委和各级党组织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加快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构建和谐紫阳的高度,认真安排和部署这次换届选举工作,做到统一领导、统一安排、统一时间。县委常委会专题审议了有关意见和报告,县委书记赵继民亲自主持专门会议进行部署,并成立了紫阳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组。换届期间,领导组先后3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确保换届选举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为确保换届选举工作顺利进行,县委组织部根据市委统一安排,及早部署,精心组织,力抓主动,在春节上班后,充分利用春季农村中心工作尚未开始的有利时机,要求乡镇及时抽调了工作人员对本辖区内的村级组织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及时将真实情况反馈到县委组织部,为制定工作方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乡镇党委要根据县委统一安排的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实施方案,及早部署,按章办事,各乡镇工作组和驻村干部入村到户,共召开座谈会219个,走访群众8489人,全面了解选前情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特别是对一些重点村和难点村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存在问题,制定应对措施,为选举工作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各级党组织还通过认真开好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动员会、村“两委”干部会、村党支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做好宣传工作,先后将《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相关文件印成小册子下发到各村,各乡镇悬挂横幅标语57条,张贴标语2800张,印发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资料1.2万 。激发了党员群众的政治热情,为搞好换届选举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在换届选举工作中,各乡镇准确把握“两推”实质,普遍做到“两个明确、三个提倡”:明确“两推一选”的目的意义、指导思想和方法步骤,明确村级党组织班子成员职数和任职条件;提倡党支部与村委会交叉兼职,提倡文化程度较高的优秀年轻党员和妇女进班子,提倡使用后备干部和产业示范户等经济发展能人。在酝酿候选人时,除听取党员意见外,还注意吸收村(居)委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居)民代表、老同志、经济能人等各方面代表参加群众评议,并按严格的组织考察程序确定候选人。各乡镇做到严把“三关”。一是严把“两推”关。明确规定,未经“两推”一律不能召开党员大会进行选举。二是严把选举关。各乡镇党委严格把好投票、监票、计票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候选人20%差额、党员80%参选率、候选人得票过半数当选等硬性规定,确保选举结果依法有效。三是严把民主关。注意尊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体现选举人的意愿,重视信息反馈及群众来信来访,坚决杜绝选举中的违规违法行为,保证换届选举按章有序进行。据统计,全县参加“两推”的村民代表1216人,党员2565人;在正式选举时,经组织考察提名正式候选人1376名,当选1064名,占77.4%,体现了组织意图与党员意志、群众意愿的高度统一,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认同。
新当选班子整体素质普遍提高,结构明显改善,党员群众满意,达到了预期目标。目前,全县共选出村党支部委员1064人,支部书记220名,副书记37名,支部书记中新进班子53名。新班子成员中,35岁以下361人,占34%,35—50岁468人,占44%,50岁以上235人,占22%;文化程度更高,具有高中、中专文化水平的446名,占42%,比上届提高12.9%,其中大专以上文化5名,占0.4%,比上届提高60%;经济管理意识更强,共有223名经济能人当选,占21%;性别结构更趋合理,女委员占14.9%,比上届提高1%;班子成员更精干,新班子成员比上届减少91人,平均职数仅为4.8人。“一把手”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换届后村党支部书记平均年龄为37.5岁,比上届下降3岁,其中年龄在40周岁以下的占70%,比上届提高10.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4%,比上届提高5%;具有“双带”作用的25名,占11.3%。同时全县共调整村党支部书记53人,占总数的24%,使全县农村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