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财政多元化突破制约企业发展资金“瓶颈”
索引号 | 719776475-GK-2010-32714 | 发布日期 | 2010-09-01 12:15 |
来源 | 城乡经济特刊 | ||
内容概述 | 汉滨财政多元化突破制约企业发展资金“瓶颈” |
近年来,汉滨区财政部门生态立区、工业强区战略部署,完善财税制度措施,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和引导功能,不断加大财政投人为工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营造发展环境,促进了区域经济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财税政策,大力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把月河川道工业园区五里核心聚集区建设作为财政支持工业发展的方向,在税收政策方面,鼓励区境外客商投资合作企业,根据投资类型,给予税收减免和优惠政策,并以土地出让、租赁等方式,使企业获得土地使用权。在资金政策方面,区财政安排500万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贷款贴息,为园区工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解决融资难题。在财政政策方面,对入园企业新增税收区本级财政收入部分按年限全部或部分返还园区管委会,用于投资公司的经营。在争取项目方面,从2009年起,连续两年预算安排5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为项目争取提供前期经费保障。
二是创新支持方式,破解企业发展资金难题。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财政资金担保,变直接投人为引导银行和社会资金投人,更充分地发挥财政资金效益,扶持全区中小企业发展,努力突破制约企业发展资金“瓶颈”。 2005年4月,市、区财政局联合组建了财信担保和典当公司,并成立了担保公司汉滨分部, 2010年区本级又注人资金900万元,增加投资规模,提高融资能力。财信担保和典当公司成立以来,加强同企业、银行的联系,不断建立和完善财政、金融、担保联动机制,已累计为阳晨牧业、江南印务、矿粉厂等中小企业提供短期和长期融资超过12亿元,为全区重点工程、产业项目和个体经济发展解决融资难题。
三是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支持工业企业发展。汉滨区财政通过向上争取、财政贴息、财政扶持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积极争取陕南突破发展项目,从2007年该项目实施以来,共为泸康集团、民荣公司、江华公司、长寿医药等23户企业争取并投入资金1275万元。加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投入,整合支农资金,集中用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为巴山宝业、瑞雪食品、秦东魔芋等5户企业提供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7795万元。实行流动资金贷款财政贴息,自2009年启动贷款贴息以来,区本级财政共投入贴息和扶持资金378.4万元,解决全区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和贷款难的矛盾,有力促进了全区富硒食品、秦巴医药、矿产建材、生态旅游等龙头企业和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