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2010年上半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索引号 | 719776475-GK-2010-32746 | 发布日期 | 2010-09-01 17:27 |
来源 | 安康市中小企业促进局 | ||
内容概述 | 安康市2010年上半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
中小企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同比增长32.77 %;完成营业收入212亿元,同比增长37.45%;总产值200亿,同比增长37.68%;上交国家税金9.4亿元,同比增长14.63%;实现利润总额22亿元,同比增长30.47%;完成出口产品交货值1.48亿元,同比增长17.33%,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双过半。
(二)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1、项目建设进展顺利。1-6月中小企业施工项目503个,新开工项目339个,投产项目301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5亿元。列入全市重点建设项目50个,总投资27.8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11.7亿元。总投资4500万元石泉激素类药业基地鲜蘑菇、紫阳年产2万吨锆刚玉制品生产线,宁陕县鑫裕矿业公司日处理150吨磁铁矿生产线项目均已建成投产,上述3个项目年产值可超过亿元。
2、县域工业高速增长。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45亿元,同比增长45.85%;实现营业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33.85%;完成总产值130亿元,同比增长46.72%;实现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41.29%。新增规模企业41户。规模企业实现产值72亿元,同比增长55.74%;增加值25亿元,同比增长58.1%。以月河川道汉滨、汉阴、石泉和旬阳、平利“一体两翼”区域发展成效显著。
3、第三产业势头较强。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22.39%;完成总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24.49%;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25.15%。
4、装备制造业初具雏形。旬阳宝利10万件汽车配件项目已竣工投产,年产值可达亿元以上,平利县电机公司生产小水电的闸门等钢构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平利县PVC扣板项目一期已建成投产,新增产值5000万元,白河力神3万辆车、旬阳宝通千万辆车、汉阴百万辆电动车项目已完成场地平整,进入厂房建设阶段
5、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上半年,安康高新技术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6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23.84 %,同比增长108.05%;全市县域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7亿元,新开工项目4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亿元。入园企业401个,实现营业收入30.4亿元,完成增加值10亿元,实现利润3.1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
6、招商引资跃上新台阶。第十四届西洽会上中小企业共达成合作项目合同65个,总投资69.6亿元,引资69.6亿元;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园区达成合作项目合同43个 总投资52亿元,引资52亿元。
二、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我市中小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整体竞争能力弱。大部分企业规模小,管理落后。自主研发能力不强,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
二是发展环境需优化。促进发展的配套政策不力,有些措施还流于形式;工业用地紧、电力供应短缺,交通运输不便严重影响了部分企业项目的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银行贷款难仍然难以有效解决。产业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基础薄弱掣肘较大;中小企业办事难、负担重问题依然存在。
三是园区建设进展不平衡。个别县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建设用地成本较高,投融资难度大,产业雷同,产业链短。在园区招商上,新上项目外向度不高,忽视项目规模和技术含量,进园的项目产业层次相对较低,专业性和特色性不突出,龙头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不明显。
三、下半年工作主要措施
(一)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步伐。一是建立各县区县域工业园区与安康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工作联系制度,加强县域工业园区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在产业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的合作。二是加强县域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以县域工业园区投资开发公司为主体,引进金融部门对县域工业园区的投资步伐。依托县域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各类资金进入园区发展和投资建设园区基础设施。三是实施县域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优先突破发展计划。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支持园区企业扩张提效,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园区的承载能力,增强园区的服务功能。
(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一是按照我市《新型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快旬阳小金河和纳米氧化锌、紫阳电解锰、石泉石墨深加工、平利工业硅、岚皋矾矿采选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江锌金属镍循环项目开工,确保平利和紫阳两个120万吨水泥,汉阴新型建材系列生产线、岚皋100万平方米花岗岩和金隆硅业二期、白河1000吨五氧化二钒、平利1万吨超细硫酸钡等项目建成,使新型材料成为工业增长的重要支撑。二是做强富硒产业。全力推进雨润200万头生猪加工、陕煤化50万吨富硒矿泉水项目建设,加快秦东魔力胶囊、金元硒钛、富硒粮油等新产品面市。三是加快生物制药产业整合步伐。做好北医大扩建项目和引资合作。四是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白河3万辆轻型车项目实施进度,旬阳1000辆特种车和5万吨球磨铸件项目建设。五是认真实施“百千万中小企业发展工程”,逐级督促落实,使更多的企业进入省级“百千万中小企业发展工程”盘子。
(三)强化统计监测分析报送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继续坚持以重点企业、重点行业以及省上抽样调查点为重点对象,做好各项数据的收集报送工作,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经常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分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指导和引导企业规避和防范风险,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
(四)抓好质量品牌建设。一是通过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对中小企业负责人分期分批轮训,提高企业经营和管理水平。抓好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和任职资格考核工作。二是推进创新研发体系建设,抓好8个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建设。三是加强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工作,推动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耗和技改扩能,重点抓好10户节能减排技术示范企业和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四是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10项,开发新产品8个,培育品牌企业10个,力争年度创省级名牌产品1—2个,创市级特色品牌产品8个。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一是加快建立完善中小企业预警监测网。提高监测数据的代表性、预见性和准确性,为准确把握企业运行态势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二是加大企业入网工作力度,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与安康移动、联通、电信等建立企业信息化应用对接机制,鼓励中小企业采用电子商务。三是支持培育10户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形成一批信息化与工业化有机结合、快速发展的中小企业,提高全市中小企业工业信息化水平。四是加强基层统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统计人员业务素质。
(六)着力解决融资难问题。一是加快促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以市财信担保公司为龙头,推进县区担保机构建设。二是进一步改善融资环境,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协调,签订我局与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加大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合作框架制度。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积极争取中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各类扶持资金。在2-3个县域工业园区设立中小企业小额贷款公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