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泉县把畜牧产业作为实现农村经济增长、农民稳定增收的突破口,以“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生猪“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畜牧强乡镇、畜牧示范村、畜牧强村大户战略,着力在圈舍建设、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供给、市场培育、科学管理六大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升养殖水平和综合效益,全县畜产建设总体呈现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生猪存栏22.02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4.56%;生猪出栏7.89万头,比去年同期增长4.36%;大家畜存栏3.05万头,比上年同期增长26.56%;山羊存栏5.5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5.35%;家禽存栏75.1万只,比上年同期增长14.34%。新建生猪万头场1个,千头场5个,百头场91个,500只以上鸡(鸭)场65个(其中万只以上鸡(鸭)场7个,千头以上鸡(鸭)场38个,500只鸡(鸭)场20个。建50只以上羊场36个,总计新建标准化圈舍18140㎡。
一是大力发展自繁自育,实现养殖节本增效。该县始终把自繁自育作为生猪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将自繁自育工作纳入全县生猪产业建设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的发展建设一批原种,二元能繁母猪繁殖场。通过推进三元商品猪的自繁自育,提高了良种供应能力,提升养殖质量和效益。全县良种二元母猪达到2万头,使全县良种普及率达到80%以上。
二是强化疫病防治,回避疫病风险。为确保生猪产业和公共卫生安全。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重点对“一瘟、二疫、三病”实行强制免疫。防疫密度达100%。防疫工作的质量以采血检测免疫抗体为主,以此评价考核各乡镇的防疫质量。严格动物产地、屠宰、出入境检疫,确保疫情不扩散。依法加强饲料、兽药和动物检疫监督管理,确保动物及其产品质量安全。认真抓好乡镇村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落实人员和报酬,确保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实。
三是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畜牧综合效益。着力推动标准化圈舍建设的同时,推广生态养猪技术,建发酵床1560㎡,降低养殖成本。紧紧围绕优化畜牧产业结构,让广大养殖户尽快走出猪价走低销售疲软的困境,我们利用石泉林地多、河流多的特点,加强林下养鸡、河滩养鸭技术推广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发展林下养鸡饲养500只以上65户,其中建万只鸡场2户,万只鸭场2户,分别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是狠抓饲料建设,提高养殖效益。通过招商引资,投资200万建池河明星生猪屠宰加工厂,二期工程基本完工;在大力推广全价配合饲料、浓缩料、预混饲料同时,支持引导养殖利用本地饲料资源结合沼气建设,推广高产经营,解决青绿饲料来源,降低饲料成本,逐步建立“猪—苕—沼—种植业”循环经济模式,提高养殖的综合效益。
五是发挥专业合作组织作用,促进产业化经营。突出抓好池河镇明星养猪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加强培训和指导,健全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合作社职能作用,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相对接问题,培养一批信息灵通,懂市场、懂营销的生猪产业经纪人,着力宣传石泉瘦肉型无公害生猪品牌,为加工企业创造良好发展氛围。
六是培育壮大生猪龙头企业,努力提升竞争能力。重点扶持双樟牧业原种繁育场(新增香猪示范繁育项目)、康旺牧业、滹驼山农业生态园、五千岭生态牧业公司、髙灯良繁场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养殖企业,带动了全县生猪产业发展,加快推进生猪产品深加工开发,云峰、宏鑫加工冷藏和鬼谷子腊肉制品迎丰腊肉开发、中池鸭蛋开发,新建明星畜产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宽销售市场。把明星养猪合作社建成集生猪良种繁育、规模养殖、定点屠宰、肉品加工为一体的综合示范社。
七是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包抓责任。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各乡镇各部门都能把思想自觉统一到实施畜牧产业突破发展上来,认真做好“引导、示范、服务”的职能。县生猪产业建设领导小组进一步加大督促力度,强化对生猪产业建设督导,成员单位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实施水、电、路、沼综合配套。各乡镇党委、政府要将生猪产业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工作机构和领导小组,制定了产业实施方案、工作有措施、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农业局抽调技术干部包抓指导明星、民主、双樟、新华4个综合示范村建设,通过多方努力,已取得一定成效。
八是稳定奖补扶持政策,加大生猪产业投入。在继续稳定2009年奖补扶持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畜牧产业奖补办法,加大支持力度,推进畜牧产业全面发展。奖补政策重点向养殖大户、生猪重点村和综合示范村倾斜。计划、财政、农业等部门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力度,对规模猪场的良种繁育,疫病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和猪肉产品深加工项目予以重点扶持。加大信贷扶持力度,县信用联社、农业银行等金融部门,加大了对生猪产业建设信贷支持力度。
九是部门密切配合,全力推进生猪产业发展。县农业部门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向生猪产业,围绕生猪强乡镇和强村大户建设,在猪场建设、良种繁育、饲养管理、疫病防控、市场销售、物资信息、农业执法等方面为养殖户提供优质服务,建成一批示范典型。县计划、交通、扶贫、林业、水利、科技等部门将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集中向池河明星、中池民主、饶峰新华、银龙双樟四个综合示范村和城关黄荆坝、红星村,曾溪联盟、饶峰幸福四个生猪产业重点村倾斜,按照生猪产业发展重点抓好了水、电、路、圈、厕、沼科技示范项目建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