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信息技术在组织工作各个方面的广泛应用,旬阳县从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加强培训,加强管理,加强应用五方面入手,加快了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了党建和组织工作创新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加强领导,明晰工作思路。旬阳县委组织部将信息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组织系统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由部领导牵头负责,行政股具体实施,各股室协调配合的高效运行工作机制;同时,全县组建了一支50多人的专、兼职管理维护队伍。部内明确专职信息员,各基层党委分别选配一名政治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同志作为网络和信息库管理员,专门从事信息的上传发布、终端设备的日常管理维护等工作。
二是加大投入,增添硬件设备。县委组织部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入30多万元,为部机关各股室配齐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为电教中心先后配备了扫描仪、数码相机、摄像机、影像采集编辑刻录系统等;采取“县管党费补助一点、乡镇自筹一点”的办法,共筹措资金15万元为全县28个乡镇党委统一配备了信息库专用笔记本电脑一台,做到专人专机、专机专用。同时,各县直党委(工委)也配备了专用电脑。
三是加强培训,提高技术保障。根据信息员队伍的实际状况,通过辅导讲座、网络教学等多种方式,不断强化对人员的综合性业务培训。每年12月份,根据年报统计的要求,组织一次业务培训,强化软件应用技能;组织信息员参加网络安全技能培训班,提高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水平,增强对组织业务实行信息化处理的综合能力。目前全县各基层党(工)委具体从事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人员,人人都能上机进行操作。
四是加强管理,制定工作制度。根据信息化工作性质、保密工作要求,先后制定了《旬阳县党建网站管理制度》、《信息设备管理制度》、《党员信息库管理制度》、《干部信息管理制度》、《保密工作制度》等规章制度,对部内计算机的使用、管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从制度上保证信息化建设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同时,严肃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有关网络信息安全保密方面的各项规定,每台计算机上都安装了最新版的杀毒软件和网络防火墙,对于安装有干部、党员等信息库的涉密计算机做到专人专用,并严禁接入互联网,严格坚持“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的原则。
五是加强应用,发挥平台作用。县委组织部注重加强信息技术和资源的整合与应用,利用“旬阳党建网”和远程教育设备等,提高信息化建设成果服务组织工作的整体水平。(一)是搭建网上宣传平台。依托旬阳党建网、远程教育设备,及时宣传党建和组织工作信息,交流工作经验和做法。在“旬阳党建网”开设“组织工作”、“干部工作”、“基层党建”等专栏,引导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及时了解掌握党建工作业务知识、政策要求和时政要事;树立和宣传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与成功经验,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二)是搭建教育培训平台。利用网络系统,大力实施党员干部网上学习培训。通过组工文件信息库、党建资料信息库、多媒体课件信息库、农村实用技术信息库,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充足的学习内容。(三)是搭建网上监督平台。坚持将“旬阳党建网”作为党务公开的主阵地之一,公开县委组织部机构设置、工作职责等信息,及时公开群众关注的党建组织重点工作、热点信息等,如公开招考、换届等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四)是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对县委组织部和各基层党委之间涉及的各类组织工作信息和文件,通过网络电子政务平台进行交流和传递,既节约了办公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在相应网络设立“人才之家、流动党员之家”等功能栏目,解答基层党员干部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帮助各类人才查询相关信息、办理相关业务,协助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五)是搭建辅助决策平台。通过“干部信息库、党员党组织信息库、公务员信息库、人才信息库”等信息库,搭建辅助决策平台,推进了党员干部和党组织的科学管理。将县委及县委组织部管理的干部的档案信息全部录入干部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使干部信息达到了数据化、信息化的要求。建成了覆盖全县44个基层党委的党员党组织信息库,将全县19300名党员、44个基层党委、775个党支部的信息全部录入数据库,为党员队伍和党组织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