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7个月,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9.2亿元,同比增长27.5%,实现工业总产值103.4亿元,同比增长48.4%,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二和第三位。我市工业的高速增长得益于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大抓工业、抓大工业战略的强力实施,抓转型、上水平、保增长。
企业改制迸发活力。至2006年底,全市418户国有企业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全部完成了改制,盘活了8.4亿元的闲置资产,新增工业资金8.7亿元,一批产权明晰、机制灵活的民营企业应运而生,为全市“工业强市”和工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项目建设引领增长。全市上下抓工业项目的力度加大,市县区各级政府制定一系列抓工业项目的配套政策,从项目核准、土地供应、资金等方面支持项目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市有14个工业项目竣工投产,年内可实现产值4.5亿元。年内拟竣工投产的工业项目还有60个,达产达效后年可新增产值88亿元,今年内有望新增值19亿元。
特色工业迅猛增长。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工业已形成了清洁能源、生物医药、富硒食品、安康丝绸和新型材料五大特色产业。随着蜀河电站全面建成投产,安康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将实现20%以上的增长;近期,黄姜皂素价格在34万元/吨的高位,将支撑和带动我市生物医药保持30%以上的增长;以富硒为特色的魔芋、茶叶等食品工业将继续呈快速发展态势,增长30%;随着国际国内丝绸市场的回暖,安康丝绸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尧柏、江华、健平三条百万吨水泥生产线今年有望达产达效,新增产值5亿元以上。
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工业园区11个。今年上半年,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108.05%;全市县域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6亿元,新开工项目32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亿元。入园企业393个,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1.8亿元,完成增加值8.3亿元。
品牌建设成效明显。至目前,全市有10家企业11个产品获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2个企业24个产品被评为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