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山城,北倚五峰、峰峰峰回路转。南临坝水,水水水清鱼跃。四桥横跨南北、商贾云集、凤凰偏栖梧桐枝。双街直贯西东,店铺连绵、老板栽定发财树。洁巷交纵皆通途、高楼林立尽商机。
退休后我喜欢漫步于密巷之中。幢幢民宅或古或今,错落有秩,那么典雅、那么适度。院中植数盆常艳不凋的花木,阳台呈几盆四季长青的盆景。一声铃响、是高朋造访,“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又一声铃响、是手机传情?还是最新购销消息?再响铃声、原来是全自动洗衣机在骄傲告诉说,“我的程序完成了。”摇控点开电视机,看国内外新闻、听京剧豫剧流行曲。摇控点开空调机,三伏盛夏、室内确充满爽意。鼠标移动,是全神贯注觅取学习资料?还是在撰写“电视散文大赛”参赛作品?电话响,兄长告知幺姑回来了。
幺姑年愈古稀、早已在陕西省农垦局退休,因患腿疾八年未回平利,当教师的儿子趁暑假伴母回娘家。幺姑转游了几日,疑窦重重,“淀池沟、瓷瓦沟咋不见了?”幺姑终于忍不住了。我与兄长交替回说;瓷瓦沟、淀池沟全都回填了,淀池沟改名桃子坪,是城东开发项目,如今全是民宅,你的座位下就是淀池沟。……幺姑愕然!扩展的文化广场的东面地段就是瓷瓦沟,是晨练和散步的休闲场所。绿色网幕罩着的是正在新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山城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和大城市儿童同样的课外训练。新建的五峰楼抚平了平利人卅多年的怀旧心愿,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四海宾朋。南河开发也正在建设中,有已竣工的居民楼、在建的城关二小、汽车站等。
堂妹闻讯从八道河赶下来看幺姑,进门身不染尘、干于净净,且上午八点刚过,这又使幺姑不解。在幺姑的记忆中、走一次平镇公路就得洗一次澡、换一身衣服,四十多公里山路费时不下三个半小时。我等又与解道;现在平镇公路已改为二级公路、且全部是沥青路面,里程也缩短了很多。就是乡村公路也硬化成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仅今年道路硬化就是200多公里。进城办事或下乡旅游均是“洁身而来、洁身而去”,耗时也大大缩短。继而又介绍说;另一条岚镇公路经过你参加工作第一圣地——千家坪、越化龙山到镇坪县境直抵小三峡。你工作过的千家坪已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你钻过的韩仙洞已成为旅游胜地“悟真观”,正阳乡大草原己开发,景点游人如织。幺姑此时只有对记忆的感叹和对眼前的发展发出赞叹。
天气炎热、在家聚餐颇费周折,“到农家乐去!”大家异口同声的赞同。是啊、农家乐游玩有外孙爱荡的秋千、有侄儿们一显身手的乒乓球台。有吟诗作赋的草亭、垂钓的柳堤、荡漾于碧波的游船、纵情豪放的漂流。徽派建筑民俗新村不时传出“原生态”的民歌小调。有一望无际碧绿有序的茶园,茶农忙碌中嘴上总有唱不完的山歌。坐在餐桌边凭窗望去,香椿、翠柳间植与绿竹之中,一架趋于成熟的弥猴桃分外抢眼,月季和紫薇争奇斗艳。清澈的小河里几只野鸭嬉戏于中、一群白鹭漫步于河边一曲一伸啄鱼觅虾,干净的沙滩上晾晒着村妇刚刚洗好的衣被。开吃了!不知是谁唤醒沉醉于大自然的我们。
兄长果然会点菜;一青二白菜豆腐、原汁原味的黄豆饸渣、又甜又面的南瓜蒸肉、合家欢乐四喜丸子、满堂金玉宫爆鸡丁、步步高升土鸡焖山竹笋、辣椒煸豆角、酸辣魔芋豆腐、腊肉炒蛋皮、腊肉蒸豆豉、千帆竞发豆腐汤。纯粹是家常菜肴绿色园蔬。回娘家的幺姑连声叫好说,“难得一尝!难得一尝!”
饭后,泡几杯‘银峰’茶、置身于草亭之中,享受天然氧吧、吸收丰富的负离子,看鸟儿飞舞、听阵阵蝉鸣。有人提议去拍照、去捉蟹。我陪伴行动不便的幺姑谈古说今。我向幺姑介绍说;今天玩的只是旅游北线路的一处,还有刚开发的芍药谷、不满两公里的芍药谷就有一百零八瀑、一百零八滩,《平利诗词》中就有“……雾锁峭壁层层瀑,泉击曲峡步步滩”之说,也是稀有动物大鲵鱼的乐园,偶尔还可以看到猕猴攀援于崖间树上。满山的弥猴桃、五味子、救兵粮(火棘)。夏看芍药争艳、秋赏枫叶如霞。闻名遐耳的牛王生漆此处就是原生地之一。
该回家啦!闻声抬头、这才发现金乌西坠。一个电话、叫来五辆出租车,游兴未尽的离开农家乐。在车上,幺姑惋惜的说,“若不是当教师的儿子开学在即,南北两条旅游线的景点我都要去看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