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我市的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密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面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率,在推动我市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为全市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是工业科技创新成效显著。近年来,我们重点围绕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和传统主导产业的科技进步,选择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集中科技资源,开展科研攻关、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开发和引进新技术70多项,研制新产品130多个,工业科技贡献率达到35%,极大地促进了全市工业科技进步。一批特色产业化项目已逐步成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以绞股蓝为原料开发的药品、保健品、食品、安全低毒卷烟等4大类80余种产品,先后在国内及本市37家企业投入生产,年产值达10亿多元,绞股蓝总甙的制取方法及其系列产品共取得18项国家专利。镇坪制药厂生产的葛根素占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份额70%以上,制取葛根素的方法获国家专利。研究开发的纳米级氧化锌生产技术、汞锑分离技术、皂素系列产品加工技术以及杜仲胶和杜仲浸膏同时生产技术等一批工业高新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不但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而且大幅度提高了重大科技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近期围绕中药现代化组织实施的17项新药研发和中药材深加工项目进展顺利,抗乙肝一类新药“八宝素”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葛根素冻干粉针剂”已取得国家生产批号,硒蛋白多糖颗粒已全面投产。此外,黄姜初加工污水处理技术、铅锌矿尾渣烧制节能砖技术、高硅配料在立窑水泥生产中的研究与应用等技术攻关取得了一批新成果,有力推动了我市工业化进程。
二是民营科技企业蓬勃发展。作为民营科技企业归口管理部门,市科技局充分发挥部门服务职能,通过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创建科技咨询、信息服务、技术推广和项目包装、申报的服务平台。近几年来,我们成功帮助4家民营科技企业通过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累计解决100余名民营科技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称,积极帮助民营科技企业申请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省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中省500余万元资金支持。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市民营科技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去年全市新增民营科技企业21家,总数达到141家,技工贸总收入超过2亿元,产值达百万元以上的民营科技企业有29家,千万元以上的有6家,民营科技企业规模化速度不断加快,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安康北大制药有限公司、安康秦东魔芋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营科技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迅速发展壮大,已成为全市重点产业的龙头企业。
按照市委一届九次全会关于在发展特色工业上实施突破的要求,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强化工业意识,大力发展民营科技企业。今年将重点培育10户大型民营科技企业,着眼于现代中药、水电能源、绿色食品、生态旅游产业开发和建设,大力支持科技含量较高、规模较大和产品质量好的新建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同时积极为民营科技企业策划、包装和组织申报20个中、省各类重点科技项目,组织5场次技术培训,促成20项民营科技企业的重点项目与杨凌示范区和西安高新区实施合作开发,保持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增长速度在10%以上,力促民营科技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工业科技创新将重点围绕“药、水、游”三大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积极引导和促进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十一五”期间力争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新技术15项,新产品30个,培育3-5个新兴科技型产业,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0%以上,全市重点工业领域的生产技术接近或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为我市工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