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作表率讲贡献,突出工作特色,倾注真感情解决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让农民与市民一样平等地享受到公共服务带来的真真切切的实惠。
今年汉阴县财政对“三农”的投入达1.5亿元以上,与2005年相比,5年间增长10倍。从2005年以来的汉阴县财政拿出1999.33万元对全县154所农村中小学进行了标准化建设之后,今年为全面提高农村基础教育办学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县职教中心、城关二小、青少年活动中心和汉阴中学等四大教育工程,分别于前年12月和去年10月开工建设。近三年该县教育项目总投资3.34亿元,新建和改扩建总面积为20.5万平方米,4.78万平方米校舍建成投用;实现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下了乡”。5年累计15万余名农村学生受益。
为了让农民能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2005年,汉阴县财政投入150多元,全面启动8个乡镇卫生院和70 个村卫生站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之后,到目前全县18个乡镇标准化卫生院投入使用,近三年一批标志性建筑如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中医院迁建、妇幼保健院新建、县计生服务站建设进度加快,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达1.5亿元,98.5%的农业人口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中每户每人财政补助40元办理了可供合作医疗报销的证书,累计受益农民达25.3万人,全县农民医疗补助金额个人最高达6.5万元。
该县农村社会保险制度从无到有,逐步健全,包括为被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迄今,全县已有0.7万被征地农民参加了社保,按月领取养老金累计达2万人以上。该县实行“一折通”以来,397.7205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通过“一折通”兑付到位,使全县6.8万户25.3万农民喜领农资综合补助,初步尝到甜头的农民高兴地说:"补农资金直接打到账户上,再不用担心拖欠和截留了。"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得到了全面落实,维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得到了群众的一致拥护和称赞。
创先争优活动的最大受益者是农民。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59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05年的3.5∶1缩小到现在的1.9∶1,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