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之年抓大建,“六大”率先克时艰,岁末年丰看发展,石泉突破绩斐然。石泉按照建设“富裕石泉”、“开放石泉”、“锦绣石泉”、“宜居石泉”、“和谐石泉”的要求,重点实施“蚕桑大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城镇靓县”、“城乡统筹”、“民生工程”六大率先突破发展战略,大手笔推进富民产业、惠民项目建设和民生事业发展,人均纯收入、规模工业增加值、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均保持高速增长,全县呈现出灾后大恢复、重建大提速、干群大聚力、发展大突破的良好局面。
蚕桑链条更完善。因人均蚕茧产量、养蚕单产、亩桑产茧、方格簇普及率以及系列产品开发五项重要指标居西北前列的石泉县,坚持按照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通过切实转变蚕桑产业发展方式,按照推进“四个转变”即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由整县推进向分区指导转变、由千家万户向强村大户转变、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着力提高“四率”即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产品优质率、劳动生产率,实现“四化”目标即基地建设规模化、生产经营集约化、产品质量标准化、产业体系市场化的整体战略思路,重点突破发展蚕桑,坚持力抓蚕桑合作社和蚕桑效益倍增示范强村、大户及园室基础配套工程建设,蚕桑业已形成集育苗、建园、制种、养蚕、收烘、缫丝及丝绸产品深加工、富硒桑枝菌菇、桑园地膜洋芋、桑园土鸡、蚕沙枕、蚕丝被、桑葚健康饮品等副产品开发为一体的完整的产业链条,全年将实现蚕桑产业总产值5亿元。
工业“五化”强推进。该县坚持走“发展民营化、招商合作化、配套园区化、产品品牌化、服务体系化”的工业化发展之路,推行“六优”举措(即优化干部配置、优化服务保障、优化政策配套、优化经费投入、优先培训企业所需员工、优化企业生产发展环境)和“五个一”(即一个落户企业、一名县级领导牵头、一个工作小组负责、一套服务措施保障、一抓到底见成效)协调包抓工作机制,高起点规划的城关和池河两个工业园区正在高标准建设之中,招商引进的山东淄博卓鹏化工有限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蓄热式焦炉生产脱氧剂项目已投产达效,香港汇丰投资公司总投资1.3亿元的生物制药项目和西安奥帮总投资1.2亿元的重型汽车零部件锻造项目等正加快建设,精心培育的柳燕花炮、凯纱家纺、盈源钙粉、新盛辉矿业、海西融泉、秦盟建材等10户企业快速成长、上位进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行列。前三季度,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7.99亿元,增长73.41%。以培育龙头企业为抓手,以完善产业体系为重点,助推全县工业形成水电能源、新型建材、矿产开发、茧丝加工、生物医药、富硒食品“六大”产业集群。
山水旅游成“卖点”。石泉通过“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招商引资、公司运作”的方式,成功引进仟佰众生态旅游、西安热点传媒、秦巴山水、汉江明珠等公司投资6多亿元,着力完善“吃、住、行、游、购、娱、赏、读、悟”九要素,以高质量打造子午银滩、后柳水乡两个3A、燕翔洞、中坝峡两个4A及云雾山鬼谷岭5A级景区为契机,重点打造“山(云雾山)—水(汉江水、莲花湖、后柳水乡)—洞(燕翔洞)—峡(中坝峡谷)—滩(子午银滩)”五大融山亲水旅游板块,打出“奇洞深峡探幽游,老街古镇访古游、水乡村庄生态游、名山秀水观光游、亲山涉水体验游、民俗文化互动游、特色美食品尝游、写读景区品味游”为核心的旅游品牌,通过政企联动,内外联合,精制“一书一册一画一网一碟”,强势搞好宣传推介,策划系列旅游文娱、营销热卖活动,让旅游实现了由单一型向多元型、季节性向常态化、地缘型向互补型、接待型向经营性转变。富有特色的山水生态旅游喜迎八方客,全年将接待游客9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亿元以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