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市妇联对口支教工作成效明显

    作者:佚名 时间:2010-12-06 09:13 来源:市妇联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按照市支教办工作要求,市妇联高度重视,认真安排,切实把支教工作纳入重要工作的议事日程,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教育事业,采取有效措施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较好地完成了支教任务,为推动农村教育发展作了积极贡献。
      一是努力救助贫困女生。加大“红凤工程”、“春蕾计划”、“燃灯计划” 和“何崇本技能培训”助学政策宣传、申报、争取力度,帮助更多女学生、女青年完成学业、接受培训。目前,通过“红凤工程”向省红凤办申报待助女大学生355名,已有177名女大学生得到资助;“春蕾计划”将继续资助高考二本以上的55名春蕾女童每人每学年6000元钱,帮助她们完成大学学业;“燃灯计划”援校助学项目由原先的紫阳、白河两县覆盖到汉滨、紫阳、岚皋、平利、白河5县,将帮助更多贫困儿童完成高中学业;“何崇本技能培训”项目已帮助51名贫困女初、高中女毕业生免费到渭南培华艺校幼师专业学习3年;何崇本春蕾高中生助学项目将资助岚皋县的40名贫困高中女生每人每学年2000元,帮助她们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二是牵头做好家教工作。积极向省上争取3000册《陕西省农村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行动宣传手册》,重点面向农村开展家庭教育知识传播行动,通过引导广大农村家长参与学习和竞赛答题,了解现代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家庭教育方法,提升家长教子水平和教子能力;向1200余名留守儿童发放《阳光少年成长册》,引导留守儿童主动思考、自觉探寻、流畅表达,在学习和填写成长册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树立自信自强的品质,培养健康的习惯和健全的人格;选送25名妇联干部参加了为期4天的全省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系统学习了家庭教育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经常深入县区调研留守儿童工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要求县区妇联建立学校教育管护队伍、代理家长队伍、志愿服务队伍、教育管护专家队伍,大力推广石泉“关爱承诺书”、“代理家长八个一自律制度”和“留守儿童救助绿色通道”等工作方法,并在“六•一”和春节等时期,带领积极慰问贫困留守儿童;经常与“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各责任单位联系,及时收集各成员的工作情况,协调推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各个学校留守儿童成长中心和心理健康咨询室建设、推动了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留守儿童进入“三厅一吧”的监管,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三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保护青山绿水•共建美好家园”主题征文活动,全市广大学生踊跃参与,共收到征文111篇,30篇征文获奖,进一步宣传了环保知识,引导全市中小学生自觉保护环境、参与双创;邀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带领市妇儿工委成员单位领导于“六•一”冒雨前往市一小、市二小、市政府幼儿园、市幼儿园和市阳光学校,看望慰问少年儿童,让小朋友们特别是残疾儿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从小树立爱党爱国、回报社会的意识。
      四是重点做好对口支教工作。精心策划,整合资源,认真做好石泉县池河镇力建小学的支教工作。邀请安康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的师生深入力建小学送上了精彩的文艺演出,邀请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律专家为力建小学的师生作了生动的法律知识讲座,我会为力建小学送去了电脑两台、支教资金5000元,送去低碳生活、妇女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廉政文化宣传手册等书籍1000余本;两次邀请西安正大医院、第四军医大专家门诊和市中心医院专家到力建小学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和义诊义检,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2000余份,免费发放了价值2000余元的常用药品,发放了价值近万元的环保袋、毛巾、香皂、健康知识宣传册等小礼品;联系有关单位两次到村开展扶贫慰问活动,为贫困学生家庭送去了价值5000余元的生活必需品和3000余元的现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