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宁陕 > 正文内容

    食用菌成为宁陕高效产业的样板

    作者:彭幼强 时间:2005-08-01 16:15 来源:宁陕县政府办公室 字号: 打印

    盛夏时节,宁陕城关镇青龙村朱元昌老两口正在地里采摘最后一茬香菇,当我们问起他今年收入怎么样时?他俩相视一笑后说到:自家门前屋后种植了天麻、猪苓几十窝,还得等到下半年才有收成,现在就是准备把田翻了种谷子,今年这八分水田里的8000袋香菇,让我们两口每人有4000多块的收入哩.
      像朱老汉这样的食用菌生产户,在宁陕来说已不在少数。目前宁陕以石沟地栽香菇为主要形式的食用菌已发展到400万袋以上,几千户村民一边种粮,一边务菇,在亩均水田上创造了“千斤粮、万元钱”的奇迹,这也成为宁陕高效产业的一个样板产业。
    在该县广货街镇食用菌专业大户张富东的食用菌生产工厂,我们看到20余个工人正在忙碌的进行食用菌接种装袋,据张富东介绍:今年生产食用菌10万袋,主要以白灵菇、杏鲍菇等珍稀菇种为主进行反季生产,根据目前的市场行情,每斤15元钱,每袋产值可达8元钱左右, 10万袋的生产规模年收入将超过80万元。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他还帮助菌农组建了专门的销售队伍,在西安开辟了固定销售网点,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专业销售渠道。他生产的珍稀菌菇早已坐上飞往上海、广州的班机,成为都市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龙王镇是宁陕食用菌生产的后起之秀。近年来,他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引导农民在公路两侧田地等处种植大棚代料香菇,发展食用菌40万袋。为了加速袋料香菇生产,镇上专门设立了药菌办,帮助菌户引进优质品种、跑销路、培训种菇技能,在香菇销售旺季,西安、四川等外地10多位客商每天都在这个市场坐镇收购,给农民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提供了宽松的空间。
    好的生产效益,有好的回报。宁陕农民在食用菌的发展上尝到了甜头,政府在财政上也有了较快增长。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做优做强食用菌产业,已成为该县领导班子的头等大事。今年以来,宁陕县把发展食用菌产业作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重要手段来抓,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形成了原种制作、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品种发展到平菇、白灵菇、杏鲍菇、竹荪、巴西菇、牛肝菌等十余个品种。在资源保护性利用的同时,宁陕积极发展棉籽壳、桔杆、稻草等替代资源,目前已有近20万袋的“代料”在试用生产,并将大面积推广。同时食用菌废菌料循环再利用工艺得到应用,缓解了菌林矛盾,保护了生态,实现了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双赢。
    如今宁陕的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中的一支“劲旅”。在“石沟模式”的带动下,变粗放经营向优质、高效、产业化方向迈进,走出一条区域化格局,规范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生态环保的有机食品开发路子,形成以平河梁以北的广货街、江口为代表的高山珍稀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平河梁以南的城关镇为代表的坑栽袋料冬菇生产基地,宁陕将实现年发展规模达500万袋,增加农民收入 1500万元的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xinwei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