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平利 > 正文内容

    勇立潮头唱大风——平利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略记

    作者:蔡汝平 时间:2010-12-27 11:40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灞水绕五峰,真情著华章。2010年,经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实施,平利广电人克服困难、再添斗志,全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应急广播室建设、马盘山发射台迁址工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等广播电视事业建设亮点纷呈,全县广播电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精心组织,“村村通工程” 谱就惠民曲

      2010年以来,平利县积极争取,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全力以赴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这项德政工程、惠民工程、民心工程。为克服“村村通”工程数量多任务重、工作程序多和建设工期短的困难,县上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广电、计划、财政、扶贫、监查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领导小组,统一指导全县“村村通”工作。县广电局明确了1名领导、3名办工人员,专项负责,具体组织村村通工作的实施。12个乡镇均成立了“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形成了县政府主管、相关部门协调、广电系统负责、乡镇和村组积极参与的组织领导体系,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工程一启动,县广电局便即时着手,结合实际拿出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组建成立了“村村通”办公室,确定了分管领导、明确了具体办公人员,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同时与各乡镇签订“村村通”安装协议书,稳步推进“村村通”工程。
      在用户分布散、施工时间紧。建设任务重的情况下,县广电局“村村通”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能“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优良作风,坚持加班加点、抢赶进度,不顾炎热天气,动员全局人员参与此项工程,装车、卸车325人次,加班加点180人次,做到检查督促不漏一村,检查信息不误一户。乡镇文综站人员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熟悉情况、作风扎实的重要作用,不辞辛苦奋战在工程建设一线,为工程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利用电视和其它有利的宣传平台,以标语宣传、召开群众会、公示等形式,宣传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重大意义、政策扶持、用户信息,让村民明白设备流向。三阳镇利用宣传车巡回全镇14个行政村进行宣传,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村村通设备到位后,县广电局按照工作程序规范操作,严格把好 “收集审核信息关、接收设备关、配对扫描关、技术培训关、发放设备关、指导安装关、乡镇公示关、巡回检查关”等 “8个关口”。每个关键环节都明确专人负责,并签字盖章;按照安装计划把设备送到乡镇村组后,农户凭身份证或户口簿现场核对用户信息,逐一分户领取,并在发放的表册上签字盖章,现场实名制发放,杜绝了冒领、代领和转移设备用途及倒卖、盗卖等现象的发生;在设备安装过程中严把质量,规范施工。县上建立了村村设备入库、出库及用户信息台帐,对每笔出入库设备严格登记,责任人签字确认,确保设备按信息安装到户。建立村村通工作日志档案,随时掌握村村通工作动态,及时查缺补漏,确保程序到位。
      为确保“村村通”正常通、长期通、优质通。平利县在抓好“村村通”工程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和探索“村村通”工作长效机制,相继制定完善了《平利县“村村通”机顶盒用户信息保修单采录工作规范流程》、《平利县“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工作制度》、《平利县广播电视局“村村通”工作人员制度》和《平利县广播电视局“村村通”工作责任制》、《平利县广播电视“村村通”服务承诺》、《平利县广播电视“村村通”用户须知》等各项制度,保证了村村通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运转。同时,将任务量化、细化,任务到岗、责任到人、时间到天,逐项排查。全县建立了1个县级、12个乡镇级“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服务体系得到完善。服务站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确定专人负责,认真做好日常设备维护,强化监督检查。使之有利于“村村通”建设和运行维护,保障“村村通”工作健康发展。截止8月底,平利县8788套“村村通”设备全部安装进入了平利县边远地区困难农户家中,惠及全县12个乡镇,117个行政村,338个自然村,近4万农户受益,多年未看到电视、未听到广播的农民笑了,而他们的笑使平利广电人更加自豪了,因为他们用真情谱写了一曲惠民的华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仵思桐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