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心情很郁闷,思维有点怪异,总是将一些风牛马不相及的事扯在一起,老是在想,菩萨、罗汉,陶瓷、瓦罐,砖瓦、土坯,它们都是泥土做的,为什么有的成为虚无飘渺的神仙,被人顶礼膜拜,有的成为光彩照人的历史文物,身价千万,有的成为建筑材料,荫庇百姓,有的安分守己,繁育庄稼,于是就想写一篇泥土的文章。
泥土是乡村的灵魂。乡村是泥土做的,我想古今中外的乡村都该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的土墙房子、土坑、土灶台、土地面、土路等乡村元素逐渐减少,现代文明的小洋房不断崛起,昔日的穷乡村变成了城镇模样,但乡村还是属于泥土的,这一点恐怕谁也改变不了,因为人们总不能在水泥地上种庄稼,在街道上种菜吧,乡村可以修几条水泥路或柏油路,但是土路仍然是乡村的主角,还有那些土坝、土堰、土渠、土埂,你能改造得过来吗?当然也没有那个必要。
泥土是庄稼的《圣经》。泥土与庄稼,庄稼与人,谁也离不开谁,一团泥土,就是一句百读不厌的经文,庄稼人一代接着一代读下去,一个生命又一个生命在泥土里摸来摸去的,摸着摸着就摸老了,直到连泥土也摸不动的时候,这个生命就该被泥土抚摸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与土地和庄稼每相遇一次,都是一种缘分,是一个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默契和交流。庄稼来了一茬又一茬,又被农民送走了一茬又一茬。每迎来一茬庄稼,农民就多一份增收的希望;每送走一茬庄稼,人类就多一份充实,在这一次次迎送中,一代又一代庄稼人微笑着走进了泥土。每逢看到欣欣向荣的庄稼,看到正在翻犁的涌着泥浪的肥沃土地,使我想起带着泥土、露水、草叶、鲜花香味的大地的情景,更让我对泥土倾注强烈的感情。
泥土是人类赖依生存的保贵资源,那些平凡的,甚至丑陋的泥土才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啊!怎样保护每一寸土地,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科学发展观正在指引我们前进,乡村亟待开发的热土好像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外出的农民大军做出回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