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长风破浪正当时

    “十一五”安康市旅游产业发展综述

    作者:叶荣斌 时间:2011-01-06 16:09 来源:市旅游局 字号: 打印

           “十一五”以来,安康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旅游业发展部署,紧紧围绕打造中国山水生态休闲度假胜地和国内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强力推进核心景区建设,积极创新旅游市场宣传,不断完善旅游要素体系,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市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累计接待游客227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2 亿元。旅游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正成为全市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引擎。
           政策支持篇
           “十一五”期间,安康市对旅游业的认识和发展定位日渐清晰。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将生态旅游列为加快突破发展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旅游产业突破发展的决定》、《安康市建设中国山水生态休闲度假胜地和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行动纲要》、《安康市关于加快旅游村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和政策性文件,颁布了《安康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启动了安康市建设山水休闲度假胜地和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连通汉江水和建设旅游村镇概念规划、中心城市旅游发展概念规划的编制工作。市政府每年召开旅游工作会议,对旅游业发展进行安排部署,组建了假日旅游指挥协调机构,建立旅游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整体推进”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景区建设篇
           “十一五”期间,安康市坚持以打造“一山一湖一城”为核心、以构建“汉水风情休闲游、巴山生态度假游、秦岭山地森林游、田园观光乡村游”四大板块为重点,以旅游村建设为覆盖,不断完善旅游产品体系,生态旅游品牌在全省唱响,“岚皋特色”被旅游业界认同。截至目前,已建成4A级旅游区2个、3A级旅游区4个、2A级旅游区1个、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8个。全市累计开工旅游项目建设42个,总投资超过60亿元。一是核心景区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南宫山、瀛湖、中心城区旅游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景区面貌不断改观,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南宫山景区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二是县域旅游开发如火如荼。石泉、宁陕、平利等旅游大县积极抢抓西汉、西康高速通车机遇,大力建设新的景区景点,开发新的旅游线路。燕翔洞景区继南宫山之后成为全市第二个国家4A级景区。三是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各县区结合统筹城乡发展,大力推进旅游村镇建设,着力打造田园观光休闲旅游品牌。目前,全市30个重点旅游村及600户农家乐示范户建设全面推进。
           要素完善篇
           “十一五”期间,安康市旅游要素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一是通行条件显著改观。西康铁路、西康高速相继建成通车,极大拉近了安康与西安的距离,带动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二是接待能力不断提高。全市星级宾馆饭店由2006年19家增加到2010年25家,社会宾馆由2006年276家增加到2010年392家,床位数由1.75万张增加到3.12万张,餐位数由1.95万个增加到5.71万个。旅行社由2006年19家增加到2010年22家,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由2006年5万余人增加到2010年10余万人,目前拥有导游500多名,旅游车辆200辆,基本能满足游客吃住需求。三是旅游商品、纪念品开发彰显特色。相继推出了富硒茶、绞股蓝、秦巴药材、富硒食品、安康丝绸、根雕石雕木雕等一批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深受广大游客青睐,其中“祯核至尊鼎盛核桃工艺品”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旅游商品。四是旅游与文化结合更加有力。汉水姐儿歌、紫阳民歌、南宫山之恋、白河水色、平利弦子腔—吴祥仪等一批大型歌舞剧近年来陆续编排展演,进一步提升了安康旅游的影响力。
           市场营销篇
           “十一五”期间,安康市通过专题推介、节庆赛事活动,大力开拓以西安为重点的关中客源市场和以陕北及周边地区为延伸的中远程客源市场,取得明显成效,“秦巴风情,汉水神韵,金州美食,绿色安康”的旅游主题得到广泛认可。尤其是近年来,不断加大宣传促销的力度和频次,积极创新宣传促销的手段和方式,相继赴郑州、西安、延安、宝鸡、咸阳等地举办了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北京举办了“岚皋特色”论坛;组团参加了陕西旅游商品博览会、郑州国内旅游交易会、上海国际旅游交易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会展活动,成功举办了第七届陕川甘旅游区域协作年会和“9.27”世界旅游日陕西省主会场活动,安康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升。 
           安全监管篇
           “十一五”期间,安康市相继制定了《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考核办法》,建立起旅游与公安、工商、物价、安监等部门协调配合的联合执法机制,不断完善旅游应急预案和救援体系建设,加大旅游行业监管力度,确保了旅游产业安全稳定发展。五年来,共与有关部门开展旅游市场联合检查122次,检查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购物企业、景区1389家,发放整改通知书65份,通报批评10个涉旅单位,处罚超范围经营旅行社1家,处罚导游员3名,取消二星级酒店2家。受理各类旅游投诉108起,投诉办结率100%,未发生一起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游客投诉事件。
           质量提升篇
           “十一五”期间,安康市紧扣服务质量提升这一主题,通过组织举办旅游饭店服务技能比赛暨金州美食特色菜品评展活动,开展“诚信旅行社”和“绿色饭店”创建活动,强化旅游服务标准化培训,加强导游年审、旅行社年检和星级宾馆饭店复核,旅游行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相继有65家旅游企业获得各类精神文明单位称号,其中创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1个、省级青年文明号3个、省级巾帼文明岗1个、省级文明单位2家、省级平安景区3个、省级卫生单位1个、市级青年文明号25个、市级旅游行业文明单位6个、市级文明风景区3个、市级旅游系统巾帼文明岗12个、市级卫生单位8个。
           前景展望篇
           “十二五”期间,随着十天、包茂高速安康段建成通车和秦巴国际生态旅游圈的构建,安康与周边地市的往来将更加方便快捷,区域旅游协作将进一步深化拓展。安康市将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加快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突破25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亿元,旅游经济占到全市GDP的14%,旅游业发展成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建设山水休闲度假胜地和国内一流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向继根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