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安康市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亮点纷呈

    作者:李芳 肖义军 时间:2011-01-13 15:15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近年来,安康市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紧紧围绕全市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重点和市、县、乡三级政府机构改革,以创先、创优、创新为标准,重点工作出特色,常规工作求创新,自身建设提素质,各项工作亮点频现,精彩纷呈,为全市加强机构编制管理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以“12310”为抓手,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该办根据中省要求,于2007年开通了机构编制“12310”监督举报电话,更新配备了具有超长录音、自动应答、传真收发功能的电话机,举报电话采取专机专用的形式,做到举报电话在法定工作时间由人工接听,非法定工作时间由电话自动应答留言,确保了“12310”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并同时创建网络、邮箱等监督举报方式,拓展举报途径、扩大信息来源。对接收的举报事宜,严格按照接听、受理、报批、办理、督办、办结反馈、立卷归档等七个环节进行受理,不断规范完善“12310”举报受理流程,做到了按程序、按政策、按规定调查核实和反馈。截至目前,全市共受理“12310”监督举报6件次。市本级自办5件、转办1件;其中4件调查属实,2件失实,所有信访举报问题均已处理到位并予以反馈。
      以“实名制”管理为载体,切实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根据该市编委[2007]23号和市编委办公室[2010]39号文件精神,全市197个乡镇坚持乡镇机构编制变化情况公示和季报制,按时完成了3000余条人员调入调出信息的处理,对新增乡镇敬老院600余条机构信息和2795条编制信息进行了录入审核。并完成了市直134个机关及参管单位实名制信息化的基础数据录入,录入近7千余项机构信息,2万条编制信息和近3万条实有人员信息。同时,对实名制系统中储存的2000余条机构信息、9000余条编制信息和近20万条人员信息进行更新维护,以确保信息动态管理的准确无误。2010年,根据省编办《关于对实名制管理工作推进情况开展调研》的要求,该办及时做好调查问卷,形成工作汇报,提出意见建议,受到了省编委及编委办公室的好评。为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切实解决机构编制管理中出现的违纪违规问题,该办结合市县乡三级政府机构改革,研究提出了“一库两卡四制”的工作思路,即在全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推广使用《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库》;《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卡》和《人员编制实名制信息卡》;《安康市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暂行)办法》、《安康市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安康市机构编制信息公开制度》和《安康市机构编制管理违规违纪行为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并严格执行“控编通知单”、“工资基金转移单”和“使用编制审批表”、“使用领导职数审批表”,人员调动、招录须由编委办公室、组织人事、财政部门审签盖章后,方可列入财政统发工资;对擅自增设机构、超编进人的,财政部门一律不予核拨经费,银行不予开设账户。
      以统计工作为平台,扎实开展各种统计、汇总上报、双先评比。近年来,根据中省有关规定和要求,该办相继完成了编外聘用人员统计、事业单位年中统计和每年度的年报统计工作。能够严格按照中省机构编制统计填报说明和统计布置会的要求,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地填写每一个数字,确保统计数字的真实、准确和完整。09年年报统计工作共审核市、县(区)、乡三级机关、事业单位填报项目共41项,3万余条信息,纠正县区信息填报不规范251处,审核、校对省编办编印《陕西省各级党政群机关及其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与实有人数资料汇编》手工表50余份。严格按照统计标准,实施量化打分,通过综合评比,积极开展年报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比表彰工作,促进了全市机构编制年报统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做好年报数据上报的同时,更加注重统计数据的利用和分析,把统计服务从以提供数据为主,转变到提供数据与提供数据分析、咨询意见和政策建议并重上来,针对统计数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提出对策。2010年该市在机构编制年报统计工作中,要求市直各机关事业单位近130人参加了会议,此次年报统计不仅是对在编、在岗和实有人员对应现状的摸底,也是对编外人员、借调人员的摸底,更是一次业务的宣传、交流与培训会。
      注重基础资料收集,精心编印《安康市各级党政群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与实有人数资料汇编》。为客观、全面、真实反映每年度该市机构编制管理现状,按照便于日常工作使用和用统计口径规范引导编制管理的原则,严格遵循机构性质和编制属性的分类,市直按部门尽量将编制明确到内设机构,县区和乡镇按编制性质明确到部门,进一步充实了资料汇编的内容,提高实用程度,同时,针对有些部门无法将编制和实有人员分解到内设科室的现状,及时督促并上门协助解决,力争定编到人到科室。2009年共制作、审核手工报表244份,核对机构编制数据3000余条,涉及数据点近30万点。资料汇编的精心编印,为该市各级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继续申报审批参管和机关消化超编人员工作盘清了底数;为机关事业单位用编和使用领导职数审批制度的实施做好日常备查工作,基本上达到了“一册在手,一目了然”。
      协作配合,严格把关,切实做好公务员招录编制审核工作。按照“编制在先”的原则,该办相继配合市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办和市财政局对每年度市本级目标考核受奖的党群部门、经济部门、政府非经济部门人员和编制数的核定工作;配合市委组织部从优秀村干部和乡镇选调生中招录公务员以及市人事局考试录用公务员所涉及县直部门和乡镇的编制核定;配合相关部门对县区公、检、法、司定向招录培养计划的编制进行审核。通过审核,有14个乡镇,2个县检察院,3个县法院因为超编或满编而对招录计划进行了调整或作出了暂停招录的决定。“编制在先”原则的坚持,确保了所有进口的新进人员均控制在核定的编制范围内,使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从源头上就发挥了应有的监督制约作用。
      强化措施,创新机制,不断提升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水平。近年来,通过组织人员实地查看机构编制管理制度、人员编制管理册、控编通知单,发放问卷调查和面对面座谈等方式开展了一系列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根据中省编办关于做好地方党政机关消化超编人员工作的要求,按照各县区上报的党政机关消化超编人员规划,逐一核对自然减员及本年度确定消超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了检查调研。同时,开展了控制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增长的全面检查和个别单位“吃空饷”的重点抽查,及时发现机构编制管理中的漏洞和问题,并在全市机构编制系统进行了通报和责令整改,取得了明显效果;机构改革之际,该办在“三定”方案中增设了1名县级督查专员和2名科级监查专员,为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增强了力量、夯实了基础;2009年,该办在市人大、政协、纪检、组织、人事、财政、审计、信访和县(区)人大、政协等部门共聘请特邀监督员18名,对全市各级各部门贯彻上级党委、政府和机构编制部门有关行政管理体制、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方面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等六大项内容实施督查。特邀监督员制度的建立,为构建监督检查工作网络、增强社会监督力量,规范机构编制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注重宣传,拓宽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的信息宣传渠道。借助“科技之春宣传月”活动,该办及时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以及“12310”机构编制举报电话受理范围程序等相关资料印制成宣传彩页,临街宣传,发放宣传单共3000余份;积极创办《安康机构编制简报》、建立《安康机构编制网》,并在《安康日报》开辟了机构编制政策法规问答专栏,使机构编制信息宣传做到了“电视有图象、报刊有文字、广播有声音、网站有信息、简报有动态”,通过一系列的对内对外宣传,使机构编制政策法规的知晓率不断提升,使机关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的编制意识、法规意识不断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