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紫阳县在全县干部中推广包组联户“五个一”工作机制。此工作机制在全县推广以来,让广大老百姓真切的看到了变化:干部的作风的变了,党群干群关系也融洽了,各类矛盾减少了,发展的步伐快起来了,让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而这一机制的成效也日渐突显出来。
干部作风转变了。“包组联户”工作机制一改过去组建工作组“吃大锅饭”的不良工作格局,促使干部走出机关,深入一线,各负其责,狠抓工作落实。提起城关镇政府宣传干部彭召伍,他负责包联的塘么子沟村二组的眼疾村民陈桂林总是夸不绝口,包联干部彭召伍在得知陈桂林一家错失低保申请后,多次上门了解情况,看着智障的老两口实在不忍心,几经周折主动找到评议小组,如实反映了陈桂林的情况,并请求再给陈桂林家一次申报的机会,终于通过评议小组的二次审定通过了陈桂林的低保。
干群关系融洽了。过去干部包村,工作安排“一个电话”,落实工作“一个会议”,工作责任落不实的大有人在,干部包组联户彻底打破了传统工作模式,将机关干部推到农村一线,同村组干部一道与农户面对面、心贴心、零距离服务。如今,全县上下,为办好群众的一件事而亲自登门数次的干部也不在少数,真正形成了干部在农村有“家”,农民在镇上有“亲戚”的鱼水之情。
惠农政策实在了。双桥镇社保站干部刘运维所包联的庄房村3组的庞世耀,去年因肾病住院花去药费23000多元,报销10786.62元,刘运维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到县合疗办寻求第二次报销,最后又报6990元,最终自己只掏了5000多元的看病钱。诸如此类,农村的退耕还林、移民搬迁、新农合、粮食直补等20多项惠民政策,“包组联户”干部在落实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公正,透明公开,让农民实实在在的享受到政策的优惠。
社会更加和谐了。据统计,“包组联户”机制实施1年,仅城关镇信访案件就下降了130件。尤其是今年4、5、6连续3个月,长期处于信访排名第一的城关镇,竟是零案例。据信访局的统计数据,同比去年全县全年来信下降37%,上访总量、上访人数分别下降45%和40%。
推动农民增收了。双桥镇实施“1万亩茶叶、1万亩魔芋、2万头生猪、5万亩药材”的产业发展,总产值已达5200多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700多元跃升到3400多元。“包组联户”干部洪从岗包抓的六河村五组,全组91户相继发展药材5000多亩。村民陈益貌就种植了100多亩,此外他还兼做药材厚朴的收购,全家年收入过了10万元。“包组联户”干部高紫春包抓的四坪村一组,引进福建茶商投资300多万元办茶厂,流转土地420亩,建起丰产密植茶园。依靠茶产业,这个组有一半人家新建或装修了房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